|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股骨内固定钢板取出 |
|
统方法是通过开放入路完成的。常规方法是沿原切口切开一较长的切口,切开、分离上次手术入路组织,取出内固定物[3]。这种手术切口大,组织损伤明显,切口感染的机会多,患者心理负担重,康复慢。因此,人们在不断的探索新的手术方法,减少二次手术带来的创伤。李春生等[4]采用小切口行胫骨内固定钢板取出术,术中采用体表触摸及与类似钢板比较来定位内固定钢板及螺钉在体表的位置,然后小切口取出。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如果定位不准就需要加大切口,也就失去了微创的意义。另外对于肌肉组织较厚的部位,难于在体表触摸定位钢板螺钉的位置,因此该方法不适用于软组织较厚的部位。
我们把关节镜技术应用到内固定钢板取出术中,实现可视情况下螺钉取出。关节镜技术在关节外应用的文献报道较少,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是关节腔外无工作腔隙[5]。我们把骨膜剥离子从小切口进入,剥离钢板外侧软组织,形成人工腔隙,生理盐水充盈后成为关节镜工作腔隙,可以清楚地看到螺钉。从工作通道伸入改锥,可以在直视下将螺钉拧出,然后取出钢板。而传统的钢板取出术需要沿原切口切开皮肤,切开上次手术切开的组织,以显露钢板、螺钉。这种手术切口大,组织创伤明显,术后康复慢。杨华清等[6]也在关节镜下取内固定钢板,其方法为在钢板两端做两个2 cm切口、中间1个1 cm切口,然后每个螺钉做1个0.5 cm切口取螺钉。这种方法与我们的方法相比切口较多,损伤也大。我们仅在钢板一端切1个2 cm切口,然后每个工作通道一般可以取2枚螺钉。
因为在手术过程当中进水通路与出水通路相通,进入的生理盐水可以顺利从出水通路流出,所以不会引起大量生理盐水在组织内蓄积,故一般不会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另外,在病例选择时,有骨痂包绕钢板螺钉的病例不适于此手术方法。因为对于这些病例,术中不能在关节镜下直视到螺钉位置,且切口小,难以进行其他操作显露螺钉,故难以取出螺钉及钢板。
总之,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股骨内固定钢板取出术,切口小并且少,组织创伤小,反应轻,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了住院时间,患者可以更快的恢复到术前活动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志强.从微创技术到微创观念——今日外科与明日外科[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1):1.〖1〗[2]黄志强.微创外科与外科微创化——21世纪外科的主旋律[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912.〖1〗[3]Ramakrishnan M,Subramanian KN,Geary NPJ.Percutaneous removal of metalwork around ankle:Our experience with first 12 cases[J].Foot Ankle Surg,2004,10:911.〖1〗[4]李春生,唐刚,程建斌,等.小切口行胫骨内固定钢板取出术[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12):848.〖1〗[5]刘玉杰,王志刚,贾金鹏,等.关节镜微创技术在关节外的应用与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2223):16451647.〖1〗[6]杨华清,张卫国,徐昕,等.关节镜下内固定钢板取出[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7879.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性痴呆患者全髋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选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