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F内固定联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
|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尤其是胸腰段结合部位的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爆裂性骨折占其发病率的15%左右。有骨块突入椎管内挤压硬脊膜及神经根时,需要进行椎管减压及内固定治疗。作者自2002年至2006年采用AF系统内固定联合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5 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35 例,男25 例,女10 例;年龄20~64 岁。受伤节段:T11 3 例,T12 10 例,L1 12 例,L2 6 例,L3 3 例,T12合并L2(T12为轻度压缩性骨折,未手术)1 例。28 例神经受伤者按Frankel 分级:A级3 例,B级9 例,C级9 例,D级7 例。手术时间伤后6 h~5 d。
1.2 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腹部悬空。定位后以伤椎为中心,后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其上下各一椎体的椎板、上下关节突及横突。胸椎按照Roy²camille法、腰椎按Weinstein 法确定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将椎弓钉探子凭手感逐渐旋入椎体3.5 cm,同时注意保持适当的SSA角和ISA角。克氏针探查钉孔四壁,证实未穿透椎弓根皮质,逐个拧入4枚椎弓根螺钉。安装左右螺纹套筒组合,逐渐撑开,纠正后凸畸形。对术前CT检查示椎管内骨片压迫脊髓及神经根者,切开椎板减压,将椎管内的骨折块下压复位,不能复位者予以摘除。术中探查椎间盘有破裂者,行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并选择伤椎未骨折一侧的椎弓根,同前定位进针,进针角度与矢状面夹角可稍增大,拧入一根椎弓根钉。然后退出,将骨粒经椎弓根隧道植入撑起的伤椎椎体内并压实。植骨来源于切除的椎板或自体髂骨制成的骨粒,或混合应用硫酸钙人工骨。对于骨质疏松严重者,尤其需要注意椎间及椎体的植骨(见图1~4)。平均手术时间2 h。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48 h,卧床6~8周后佩带腰围下床活动。 图1 术前正位CT片 图2 术前侧位CT片 图3 术后侧位X线片 图4 术后正位X线片
2 结 果
所有病例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X线片示椎体高度全部恢复16 例,基本恢复19 例,无过度撑开,后凸畸形纠正;CT检查示22 例椎管内骨折块完全复位,13 例基本复位,其中突出椎管3 mm以内者8 例,5 mm以内者5 例。
本组35 例均得到随访,时间8个月至3年,平均2年,1 例10个月复查时发现1枚螺帽松动脱落,2 例年龄偏大合并骨质疏松者伤椎高度有部分丢失,其余病例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Cobb′s角保持良好,植骨块融合。伤椎手术前后高度及Cobb′s角变化情况见表1。术后椎体高度、Cobb′s角、伤椎椎管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后与随访时差异不明显(P>0.05)。
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标准评定,A级中1 例恢复至B级,2 例无恢复;B级9 例,恢复至C级4 例,D级5 例;C级9 例,恢复至D级3 例,E级6 例;D级全部恢复正常。
表1 骨折复[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酒精性骨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