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疗效和并发症防治 |
|
【关键词】 骨折
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的方法很多,如牵引石膏治疗、切开复位加压钢板治疗、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及闭合复位传统髓内针固定等。但各种方法都有其不足,如牵引石膏治疗存在骨折复位欠佳、住院时间长、患儿舒适性差、过度生长或短缩较明显等不足,切开复位加压钢板治疗时患儿创伤大,失血多,手术疤痕明显,二次取内固定物创伤较大且存在术后再骨折问题等。
法国Nancy[6]医生最早报道了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骨折,并且很快在欧洲流行。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骨折复位满意、固定有效、并发症少和不累及骨骺住院时间短等特点[1],本文就本院自2005年4月采用AO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骨折24例取得良好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5岁3个月~13岁6个月。左侧9例,右侧15例。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6例;其中车祸14例,摔伤10例;股骨上段7例,中段13例,下段4例。粉碎性骨折6例,斜形骨折6例,横形骨折12例。入院后急诊手术6例均为开放性骨折,18例经皮牵引固定消肿后3~7天手术。
1.2 手术方法:开放性骨折患儿常规行清创术,术前30分钟常规给1次抗生素。术前测量股骨正侧位X线片,股骨髓腔最窄处直径为d(mm),选取直径为d-0.5mm的两枚AO钛制弹性髓内针,直径相同,否则术后易造成骨折再移位,分别预弯成弧度深度为3d(本组采用直径为2.5~4.0mm不等)。
麻醉成功后,患儿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C臂机透视下取股骨远端内外两侧2.5~3cm处进针。切口从开髓处皮肤向远端延长约3cm,纵行分别位于股骨远端内外侧,尖锥垂直骨干钻入,穿过皮质后逐渐内收与骨干成45°,若皮质硬可先用电钻钻开皮质,再用尖锥开髓。将两针分别插入至骨折线水平,用牵引床或手法牵引将骨折复位。当第1髓内针穿过骨折端2~3cm后,精确复位后将第2枚髓内针通过骨折端,完全放松牵引后骨折再次精确复位,特别注意纠正骨折旋转畸形。两枚髓内针一枚朝向股骨颈,一枚朝向大粗隆,针尖置于大粗隆骨骺下1cm处,及股骨头下1~2cm处。若为股骨中1/3骨折针尖可置于粗隆间区,注意两枚髓内针勿发生缠绕,使用C臂机确定髓内针位置,保证骨折端对位满意,剪断残余部分,靠近干骺端处留1cm,以便日后取出。注意末端不弯曲,以免引起膝部皮下组织的“激惹”反应。如骨折在股骨下1/3段,也可采用顺行插入方法,进针前取大粗隆骨骺下两孔沿骨干间距为1~2cm,垂直骨干间距为0.5~1cm,切口以开髓处向近端纵行延长约4cm,其它操作与逆行相同。
1.3 术后处理:术后予以使用抗生素(闭合性48小时,开放性3~5天)。伤口3~5天换药,10~12天拆线,视骨折类型及稳定情况予以石膏外固定,粉碎性骨折石膏外固定6周,拆除石膏后患者即可下地负重,锻炼行走,髓内针在6~12个月拔除[2],一般门诊完成。髓内针拔除后即可下地行走,1个月后可参加体育活动。
2 结果
24例儿童股骨骨折随访6~20个月。并发症出现膝部进针点疼痛和钉尾刺激反应2例,再移位成角1例,双下肢不等长1例,浅表创口感染1例,全部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4个月。平均5周下地完全负重。患儿功能恢复良好,无障碍。
3 讨论
3.1 儿童股骨骨折的治疗近20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减少并发症,减少创伤,缩短住院时间,越来越成为儿童骨科医生的治疗理念[3,4]。Dietz HG[7,8]等研究认为,2枚C型弹性髓内针固定于股骨内,弹性髓内针两端及弧的顶点对称分布有各3点固定形成6点固定,预弯的弹性髓内针有较大的弹性,这种弹性多点固定结构有以下生物力学特点:成角稳定性,轴向稳定性,侧方平移稳定性,旋转稳定性。另外 弹性髓内针固定非坚强固定,使骨折存在微动这促进了骨痂生长[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