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
|
),椎弓根的上方和外侧区很少有危险。通常笔者应用十字定位法[1],十字定位法解剖结构明显,定位准确。但是十字定位法要求手术时解剖显露出横突和小关节突结构,手术显露创伤较大;有时遇到患者横突骨折移位时,这种方法很难适用。这时,选用人字嵴法[1]。它不需要显露横突,只需要显露椎板后方的人字嵴结构,进针点采用人字嵴顶点上2mm进针;人字嵴法定位准确,显露创伤小,易于操作。王建华[2]等采用乳突结节(上关节突是椎弓根基底部的一个延伸体,其基底部常常有一个突起样结构,称为乳突)作为定位标志,手术显露范围更小,操作更方便。但是,所有的AF钉进针点选择方法都不是完美的。随着创伤骨折的移位,老年人骨增生及变异,手术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进针方法。本组术中1例因骨质疏松发生AF钉脱出,经AF钉孔植骨后再次固定,术后半年发生螺帽脱离,可能因术中发生AF钉脱出,螺帽拧紧度不够有关。
3.4 手术时机及植骨:对于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原则要求6小时以内进行手术治疗。但在实际情况中患者往往不能及时赶到医院得到手术治疗;即使是这样如有脊髓压迫症状也应尽早手术治疗,解除骨块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加拿大Kostuik和日本学者发现,胸腰段脊髓受压患者,即使手术时间较晚,如能彻底解除压迫,仍有利于膀胱功能改善和康复。但是,如果受伤时间超过2周,骨折脱位将很难完全矫正;超过3周时则不能矫正;仅行椎板减压、切除骨块解除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以利脊髓功能的恢复。椎体骨折脱位,使椎体的前中柱甚至后柱受损,脊柱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术中植骨应用关节突间融合植骨,小关节突间植骨是脊柱后路融合最为有效的部位,横突间植骨作用非常有限[3];还有韩同坤等报道的经椎弓根向骨折椎体内植入人工骨颗粒[4],椎体前中柱的支撑大大降低了内固定的应力,并且防止骨折椎体内发生蛋壳样变化,起到了加强脊柱前柱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有待进一步普及。
【参考文献】 [1] 杜心如,叶启斌,赵玲秀,等.腰椎人字嵴顶点椎弓根螺钉进钉方法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解剖学研究杂志,2002,20(2):86-88.
[2] 王建华,尹庆水,夏虹,等.腰椎乳突与椎弓根螺钉入钉点关系的解剖学研究[J].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05,12(4):11-13.
[3] 陆耀刚,王子平,王秀会. 胸腰椎骨折小关节突间植骨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2):109-110.
[4] 韩同坤,朱海波,窦庆寅,等.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人工颗粒骨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2):112-11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胸降及胸腹主动脉外科手术中的脊髓保护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肠梗阻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