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can’t replace the convention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graphy at present. 【Key words】 sixteen slice spiral CT;retrospect electrocardiogating;chest pain;electrocardiogram;coronary angiography
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运动或药物负荷的心肌核素扫描、多层螺旋CT的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等。心电图为最简便、常用的诊断方法。但是一些患者在胸痛发作时未能及时进行心电图描记,发作后心电图大致正常,或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这样在心绞痛诊断上缺少必要的依据。随着C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16层螺旋CT的问世,多层螺旋CT(MSCT)对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冠状动脉钙化以及粥样硬化软斑块具有较高的价值[1~3]。本课题旨在探讨无创的16层螺旋CT下的冠状动脉造影对此类心电图正常的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5月~2005年3月就诊的胸痛患者52例,高度怀疑冠心病、心绞痛,且心电图连续观察3天(包括胸痛发作时即静息状态下)ST段动态演变不明显(ST段下移<0.1mV)。排除绝经前妇女。检查前均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结合临床排除心功能Ⅱ级以上的患者。排除肾功能不全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心率>65次/min,检查前30min给予倍他乐克12.5~50mg,排除严重支气管疾病患者。其中男41例,女11例,年龄37~78岁,平均47.6岁。
1.2 研究方法
1.2.1 心电图 患者入院后每天描记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加V7~8、V3R~5R导联心电图2次,胸前导联标记定位,如有胸痛发作时随时描记心电图,共3天。将入院后所有心电图与以往心电图进行对比。
1.2.2 CT扫描 采用SIEMENS公司 SOMATOM Sensation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先做胸廓入口至心脏隔面的胸部屏气定位像,然后行心脏平扫。扫描参数为120kV,133mA,准直器宽度1.5mm,进床速度每旋转一圈5.7mm,旋转时间420ms,螺距0.24mm,扫描范围为气管分叉下方10~15mm至心脏膈面,扫描时间10~11s。选取主动脉根部层面,在肘前静脉埋置19G套管针,以(3.0~3.5)mm/s的速度注入20ml造影剂(优维显370)进行预试验,确定主动脉根部峰值强化时间作为延迟时间。然后行增强扫描,以相同速度注入100ml相同造影剂,以及20~30ml生理盐水。扫描参数:500kV,500mA,准直器宽度0.75mm,层厚1mm,重建层厚0.5mm,螺距0.23mm,进床速度每旋转1圈2.8mm,旋转时间420ms。扫描范围覆盖全心,扫描时间在25s以内,扫描期间嘱患者屏气。扫描完毕将所得数据在Wizard或Navigator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即距下一个R波400ms处作为起始位置回顾性采集数据,以保证获得舒张末期的图像,因为此间期冠状动脉移位相对较小,主要进行了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和仿真内镜重建 (CTVE)。
1.2.3 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所有患者均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后择期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术采用Judkins法,分别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1.2.4 评价方法 对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以及主要分支血管(直径≥2.0mm),采用国际通用的目测直径法[4]对16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定量评价。将冠状动脉狭窄分为以下3级:正常或轻度狭窄:狭窄<50%;中度狭窄:狭窄≥50%但<75%;重度狭窄:狭窄≥75%。以上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双盲进行,意见不同,经商议达成一致。以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指标: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
2 结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