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满意,且无手术直接并发症发生。
3.2 神经内镜手术尚存在手术操作空间有限和视野小的局限性 故术前应充分估计:(1)对于病情选择,如病情发展快,短时间发展为脑疝,血肿周围脑水肿严重,中线结构显著移位(>1.0cm)者,我们认为此类病人不宜单纯内镜下清除血肿,因为它不足以缓解颅内压,而应采用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2)对于无脑疝,幕上血肿40ml左右,病人一般情况尚可,宜用本法手术治疗;(3)手术时机:王象昌 [6] 认为手术宜在伤后6~24h进行。本组病例手术在9~38h进行,效果良好,我们认为手术宜尽早进行,这样可以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3.3 手术技术及操作体会 (1)术前精确定位:头颅CT扫描后,应用简易定位法在无重要血管,非功能区颅骨钻孔,稍微扩大钻孔以适应内镜向四周转动的需要。(2)术中应用林格氏液10~15mmHg的压力持续有节律冲洗,能保持术野清晰、松动血肿,使液状血液易于冲出的作用;术中熟悉镜像非常重要,当内镜一片漆黑时,提示镜头在血肿内;变红时,头端接近血肿边缘,为桔红色或黄
色时或可见血管走动时,内镜已经接近脑组织。对不活动血凝块可用钳夹,对粘连很牢的小血凝块可不做处理。为了预防出血,笔者在实际操作中不强调彻底清除血肿,对内镜头所见由漆黑转红时,注意小心操作,避免伤及血肿壁。 3.4 尿激酶的使用有助于加速血肿的溶解和清除 [7] 根据术后残留血肿超过10ml以上10例患者经引流管予以尿激酶灌注治疗,再次复查CT获得满意效果。由此可见,在不完全清除血肿的前提下,加用尿激酶治疗,有助于消除术后残留血肿,对术后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3.5 神经内镜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具有以下价值:根据本组病例体会,并结合文献报道 [1,4~7] 。(1)微创手术;(2)手术在直视下操作,通过冲洗、钳夹、电凝等,使清除血肿更加安全、满意;(3)在不损伤血肿壁和不引起新的出血为前提尽可能清除血肿;(4)对于功能区血肿,在病灶前后入路,可利用神经内镜技术清除血肿;(5)直视下能将引流管放置到残留血肿部位,有利于注入尿激酶溶解残留血肿。综上所述,神经内镜手术可作为神经外科领域中的一项新兴技术,在外伤性脑内血肿的治疗中丰富和扩宽了神经外科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张亚卓.积极稳妥地开展微侵袭内窥镜神经外科.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1):1-2.
2 王进忠,王玉民.介绍一种依CT所示幕上占位病变定位法.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126.
3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70.
4 Auer LM,Deinsberger W,Niederkorn K,et al.Endoscopic surgery ver-sus medical treatment fo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atoma.Neuro-surg,1989,70:530-535.
5 Karakhan VB,Khodnsvich AA.Endoscopic surgery of tramatic intracra-nial haemorrhages.Acta Ncurochir(Wicn),1994,61:84-91.
6 王象昌,杨新建,李良.神经内镜临床应用的初步经验.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1996,1:113-115.
7 李良,韦向亮.神经内窥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国内镜杂志,2000,6:5-7.
作者单位:516001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