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dDTPA增强MRI对脑囊虫病诊断价值 |
|
于确定病变的存在敏感性高,因为在该序列图像中,病灶与正常脑组织比较几乎均表现为高信号,存在灶周水肿的病例水肿显示亦较明显,但对囊壁及头节的显示较差。 T1WI+C对病变的显示率更高,达100%,可清楚地显示头节,囊壁的厚薄,头节的存在与囊壁厚薄的关系:显示头节的病例囊壁多为薄壁,少见有水肿,与文献[3]相符:T1WI+C对于发现病变,病变数目,尤其对于发现脑室内病变有其独到之处,直径15~25mm的病多位于脑室内,文献[4]相符。但对灶周水肿的显示较T2WI不明显。
综合T1WI、T2WI及T1WI+C图像中病灶的信号特点:T1WI病变的显示、头节及囊壁的显示,T2WI对病变的显示,灶周水肿的显示,T1WI+C对病变的显示,囊壁的厚薄,强化程度,囊肿的大小,头节的有无及强化,及其与囊尾蚴的生存状态的关系,可对脑囊虫病作出明确诊断及定性诊断,同时可为临床进行分期;对于单发病例,位于脑实质内者,需与脑结核瘤、脑转移瘤等相鉴别,发现头节的鉴别不难,未见头节显示的,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也不难作出诊断;位于脑室内病例,需与脑室内囊肿相鉴别,增强扫描显得更为重要。 综上所述,Gd-DTPA增强扫描在确定脑囊虫病的存在与否及分期的显示上,明显优于平扫,但是对囊尾蚴死亡之后,形成灶周水肿的显示较T2WI差;而在显示囊壁方面,又明显优于平扫T1WI及T2WI;对于头节的显示较T1WI相似,优于T2WI;对于T2WI发现病变,而未见明显囊肿对T1WI+C更有必要。总之,Gd-DTPA增强MRI对于脑囊虫病的发现、分期、定性及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在检查时应与T1WI、T2WI一样列为常规序列。
参考文献 1 高元桂,蔡幼铨.磁共振成像诊断.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189-192. 2 沈天真,陈星荣.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及磁共振成像(MRI).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1.269-270. 3 赵庆秋,陈英敏.脑实质型囊虫病的影像学特征与囊尾蚴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中化放射学杂志,1997,9∶629-631. 4 王连庆.磁共振脑脊液电影对四脑室囊虫病诊断意义的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5∶318-32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管道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干梗塞58例的MRI临床与糖尿病的关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