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膜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瘤周脑水肿关系的研究 |
|
蛋白带粗大染色较强的2例中1例表现着色较深的46 KD VEGF特异蛋白带,另有4例标本(例3、6、7、8)表现较弱的46KD蛋白带。兔抗VEGF多克隆抗体染色2例标本皆出现14 KD、23 KD、27 KD、46 KD VEGF蛋白带,以23 KD VEGF蛋白带着色较深。 5.VEGF表达与脑水肿及临床指标的关系:VEGF蛋白表达系数与脑水肿系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7352,P<0.01,图1上)。血管母细胞型有较强的VEGF免疫活性(P<0.05),恶性脑膜瘤VEGF免疫活性最强(P<0.01)。男女患者有同样程度PVBE,其免疫活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6.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计数的关系:VEGF蛋白系数与微血管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r=0.6611,P<0.01,存在肯定的相关关系(图1下)。
图1 VEGF免疫组化染色与脑水肿及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讨 论
VEGF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结合血管内皮细胞的糖蛋白,有4种分子异构体,分别含有121、165、189和206个氨基酸。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VEGF结构形式为165>121>189>206[3],在乳腺癌细胞株中121>165>189[4]。作为血管通透因子和增殖因子在肿瘤血管和水肿中提供分子连接物,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外渗,促进脑水肿并为微血管形成提供前提。VEGF通过其特异性受体flt和flk/KDR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其增殖[5,6],还通过增强血浆酶原活化因子的特性,提高血浆酶原活化因子mRNA水平和血浆酶原活化因子-1的mRNA水平参与血管形成。 脑膜瘤血供丰富,较易发生脑水肿。在脑膜瘤细胞株中VEGF蛋白存在已被证明,其水平与血管分布有关。我们这组资料经免疫组化染色证明了VEGF在脑膜瘤组织中的存在,其免疫活性和瘤周脑水肿直接相关,支持脑膜瘤是PVBE病理生理的直接作用者,并通过VⅢ因子染色,发现VEGF蛋白免疫活性与微血管生成存在相关关系,肯定VEGF是微血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与Goldman等[1]研究结果相似。 在Western blotting染色中,脑膜瘤细胞提取液中VEGF蛋白异构体形式被观察分析,分子量相当于23 KD及部分标本46 KD免疫反应蛋白带可能为VEGF 165形成,23 KD蛋白带是VEGF 165转化而成的单体。VEGF 121可能转化为分子量为14KD、18KD的单体,VEGF 189转化为27KD的单体[2]。经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染色发现在脑膜瘤组织中VEGF 121、189、206存在较少,以VEGF 165为主要形式发挥作用。7例标本中分子量相当于58 KD模糊蛋白带可能来源于鼠单克隆抗体的非特异性反应。例2、8蛋白带较粗大,着色深提示在恶性脑膜瘤和血管母细胞型脑膜瘤中VEGF蛋白表达较高。肿瘤侵袭性高,大量生成的功能和结构异常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增高,进一步加剧微血管生成和PVBE。恶性脑膜瘤临床上有严重的PVBE,而无PVBE的脑膜瘤则表现为一个良性过程,且与脑膜瘤有关的PVBE越严重,较早出现临床症状早期发现的可能性越大。早期手术切除PVBE较严重的侵袭性脑膜瘤,可能进一步加重脑水肿,与手术创伤造成VEGF过高表达有关。 PVBE还受到其它机制的影响,例如静脉窦的栓塞和内分泌作用。从细胞水平看,VEGF蛋白与黄体酮受体,前列腺素水平存在有意义的关系[7],溃疡的子宫内膜治疗过程中、妊娠期和月经期脑膜瘤症状的变化皆跟雌激素分泌有关,支持雌激素的刺激作用增强VEGF表达。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PVBE[8],氟美松在活体中能够抑制内皮细胞钙通道开放,通过内皮细胞抑制VEGF产生的信号,降低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通透性。遗憾的是本研究未能对氟美松治疗过程中脑水肿
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观察。 VEGF在脑膜瘤组织中表达并与瘤周脑水肿存在肯定的相关关系,在PVBE和微血管生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VEGF 165是VEGF蛋白在脑膜瘤组织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图略)
参考文献
[1]Goldman K, Suman B, Palmer A, et al.Brain edema in meningoma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Neurosurgery, 1997,40:1269-1277. [2]Jackson W, Bentel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胸腺肽 1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动物致痫模型脑电图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