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风热型面神经麻痹35例

>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有内生外袭之别。内生者,因其肝肾阴亏,气血逆乱,相火妄动,风、痰、火、瘀搏结,而为中风之证;外袭者,风自皮毛而入,袭于经络,阻滞气血,筋脉失养,致拘挛弛纵之患。风之袭人,有兼寒、兼湿、兼热之别;人之禀赋,亦有阴阳之偏。风入阳盛之体则从热化,风入阴盛之体则从寒化。风之为病,虚实寒热,随其变化,证见百端,故不可一概而用牵正之类。风热型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证型,除具有一般面神经麻痹的主证外,心烦、口渴、溺赤、舌红、苔红、脉数等兼证是本型的辨治要点。风邪上犯头面,少阳、阳明经络阻滞不通畅,气血运行滞涩,经筋、肌肉失于濡养,弛纵不收而致僻,针刺可以起到推动经络运行,改善患处气血不和、经络失养、弛缓不收的症状。取手足阳明、太阳经穴,地仓、颊车、下关、阳白、四白、迎香、翳风、太阳等穴位,目的在于疏通阳明太阳经脉,祛风清热,调和气血。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有即时的良性调整作用,可以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加速恢复面部的肌肉、神经功能。所以清热疏风汤专主风热外袭,入于经脉,或郁而化热,阻滞经络气血,而致口眼歪斜之证。方中荆芥、防风发腠理,解表邪,菊花、薄荷,蝉蜕清热凉肝,板蓝根清热解毒,当归、赤芍、川芎养血活血、通经活络,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疏风、通经活络之功。针刺与中药配合应用,可以提高风热型面神经麻痹的治愈率。    

  作者单位:1 273200山东省泗水县泗水镇医院   2 山东省泗水县星村镇医院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诺和灵R配合自拟泽泻汤抢救DKA伴高钠血
    针刺醒酒30例临床报道
    剥离松解法配合拔罐治疗顽固性网球肘7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配合
    最近5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概
    针灸配合拔罐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
    针刺申脉穴为主治疗更年期不寐60例
    穴位注射配合灸百会治疗内耳眩晕症87例
    激光配合中药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30例
    黄芪刺五加片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内源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60例疗效观
    针刺分期治疗脑梗死68例
    针刺配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