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用小号导管行心血管造影致脑栓塞一例


用小号导管行心血管造影致脑栓塞一例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患者男,66岁。因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20小时于2003年4月20日入院。有高血压史10多年。1994年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住我院药物治疗好转。此次住院后经心电图和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测确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药物保守治疗后胸痛缓解,一般临床状况恢复良好。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和左室扩大,室间隔及左室前壁不运动,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心房和心室内未见血栓影像,无主动脉瓣狭窄。血降纤维蛋白原升高(5.31g/L),凝血酶原时间缩短(10.9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24.7秒),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86。住院第9天采用Seldinger’s法行择期冠状动脉和左心室造影。造影前从股动脉鞘管注入肝素50mg。先后用Judkins 5F左冠造影管和4F右冠造影管分别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过程顺利,造影示严重的三支病变。接着用4F猪尾管试行左心室造影。在0.035吋导引钢丝指引下试图将导管插入左心室未成功,遂将钢丝退入导管内,试图直接将导管插入左心室,亦未成功;如此反复多次,亦未能将钢丝或导管插入左心室。此时,患者突然说话构音不清,出现右侧肢体偏瘫。撤出导管,抽出钢丝后发现钢丝头端附有血栓。立即结束造影检查,即行脑CT检查未见脑出血征象,考虑并发脑栓塞。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脱水、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药物等治疗,3天后复查脑CT示左基底节区脑梗塞。随后给予高压氧治疗,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减轻,2周后说话构音清晰,右下肢活动恢复,但右上肢活动尚未恢复,治疗1个月好转出院。 讨论:心血管造影导致脑栓塞发生率很低,但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导致该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操作者和病人两大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操作者没有受到过良好的训练。病人方面主要是大血管壁附着有大量粥样硬化斑块,过多的操作,尤其是粗暴操作,容易导致斑块脱落,引起器官栓塞。此例在造影术中发生脑栓塞,明显与导管操作有关。所用导管型号过小,0.035吋钢丝在4F猪尾管中抽送时感到明显阻力,由于猪尾管前端呈圈状,用力抽送钢丝可能磨损猪尾管前段内壁;加上导管内腔很小,当将钢丝退入导管中后,导管前段内腔中的血液几乎不能流动。这样就导致导管前段内腔中血栓形成。若此时再将钢丝推送出导管前端,血栓就随之被推出了导管,脱落后进入血循环而导致器官栓塞。 此外,该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于血栓形成。由于小型号导管可控性不佳,又有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危险,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应使用4F和5F导管,尤其没必要使用小型号的猪尾管。此外,在导管反复进入左心室困难时,应当终止操作,以后改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左心室功能。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用小枕实施康复护理
    应用小鼠整体试验对自来水中有机污染物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