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肢粉碎性骨折钢板钢丝内固定失效原因探讨 |
|
故钢板内固定前最好使骨折复位满意。
2.3 对钢丝固定的稳定认识不足 使用钢丝环扎固定长骨虽能达到解剖复位,但稳定性差,稳定性是暂时的。术者为了使骨折解剖复位,将碎骨块全部游离,用钢丝单独固定碎骨块,或者在放置钢板后为了加强稳定性,再外加一道或多道钢丝固定。虽然术后X线片显示基本解剖复位,但进行功能锻炼后会出现钢丝松动,失去固定效果,且骨膜广泛剥离后会影响骨折局部血运及骨痂生长,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因此,可靠的固定应包括内外固定,坚强的内固定也只能在骨折早、中期维持,如果骨折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固定材料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固定强度的改变,导致失效。预防内固定物失效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固定材料失效前使骨折愈合,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不是固定,如何促进和诱导骨折愈合、负重、恢复肢体的生理功能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手术中对碎骨块的处理能用螺钉固定的用螺钉固定,不能用螺钉固定的可考虑用克氏针固定,最好不用钢丝。
2.4 术后处理不当 术后过早负重,不规范的功能锻炼或患者不配合治疗,钢板、钢丝固定四肢粉碎性骨折术后就有潜在的不稳定性,在功能锻炼时又增加了骨折端的应力,导致内固定失效,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及锻炼方式决定患者术后关节活动的情况、术中内固定的稳定程度及骨折愈合状况,所以何时做肌肉收缩,床上活动患肢,不负重下床及何时弃外固定锻炼,医护人员均有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需注意以下几点:a)最好不用钢丝固定碎骨块,可考虑克氏针、螺钉固定;b)钢板必须与骨干服贴骨皮质;c)骨折端骨间不能有间隙及骨缺损,如果有必须一期植骨;d)正确的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蒋协运,翟桂华,危杰,等.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效原因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1995,15(9):578.
[2]胥少汀,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373374.
[3]朱敏,陈日景,张学雷,等.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失效的原因与对策[J].解剖与临床,2004,9(3):187.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2008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科新进展论坛 会议纪要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股骨髁部C3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