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钢板固定植骨结合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
|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持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结合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4 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支持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并结合CPM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34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优15 例,良14 例,可5 例,优良率达85.3%。结论 合理选择切口切开复位,加解剖型支持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并早期结合CPM功能锻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植骨;骨折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由高能暴力损伤所致。损伤后常导致关节面压缩、塌陷和劈裂,往往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导致患肢功能障碍。我院自2000年至2006年,采用解剖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并结合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4 例,经随访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4 例,男22 例,女12 例;年龄24~75 岁,平均36.24 岁。左膝23 例,右膝11 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5 例,坠落伤7 例,重物压伤2 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10 例,Ⅲ型2 例,Ⅳ型5 例,Ⅴ型8 例,Ⅵ型9 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5 例,外侧副韧带损伤3 例,半月板损伤13 例,前交叉韧带损伤3 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根据受伤肢体的不同情况决定手术时间,对于损伤严重,软组织肿胀明显的患者采用下肢膝托制动,抬高患肢,同时用脱水剂消肿治疗,待肿胀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如有手术区皮肤伤口患者,行清创处理伤口,待创面愈合后行手术治疗,尽可能降低手术感染风险。平均手术距受伤时间6.9 d。手术前拍膝关节正侧位片、胫骨平台三维螺旋CT重建扫描以及膝关节MRI检查,了解胫骨平台骨折的具体情况及合并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1.2.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连续硬脊膜外麻醉平稳后,予驱血带驱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切口,对于SchatzkerⅡ、Ⅲ型骨折采用胫骨外侧切口,对Ⅳ型骨折采用胫骨内侧切口,而对于Ⅴ、Ⅵ型骨折采用胫骨前正中切口[1]。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进入关节腔。清除关节腔内的积血、血块和碎骨片及游离的软骨,彻底冲洗关节腔。然后探查内外侧半月板、交叉韧带以及内外侧副韧带情况。充分显露胫骨平台的内外髁,在直视下撬拨复位,尽可能将骨折块解剖复位。与此同时,助手取下健侧的自体髂骨,并凿成小块的立方体骨块备用。骨折复位后选择合适的支持钢板内固定,内侧平台骨折者,一般采用“T”形钢板固定,而高尔夫钢板及“L”形钢板多用于外侧平台骨折。在钢板固定前在关节面下骨缺损处垫入备用的自体髂骨。手术固定需灵活应用,根据骨折不同情况,加用拉力螺钉固定。术中用C臂机透视,确保关节面的平整及胫骨平台高度的恢复。8 例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均行修补;13 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修补5 例,切除3 例,部分切除5 例;3 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均为止点处骨折,用钢丝作胫前固定。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并行石膏托外固定。
1.2.3 术后康复 术后切口负压引流48~72 h,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1周,并作切口渗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检查结果指导用药。术后第2天开始行股四头肌收缩及踝关节伸屈活动,1周后开始CPM功能锻炼,逐渐增加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度,直到9[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下一个医学论文: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