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
|
【摘要】 目的 分析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早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后治疗效果,为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选择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2002年1月至2006年5月本院收治的35 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后的治疗效果资料。病人年龄16~59 岁,平均40.5 岁。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2 例,Ⅱ型6 例,Ⅲ型20 例,Ⅳ型7 例。随访期限12~40个月,平均26个月。结果 髋关节功能按Merle D′Aubignc评分标准,优18 例,良10 例,中5 例,差2 例。结论 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早期(小于72 h)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是一种满意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经皮;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中青年较少见。由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率为15%左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为20%~30%[1]。因此骨科医师一直探索、研究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力求达到髋关节功能良好恢复。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已广泛应用于老年人,故探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更有意义。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35 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早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 例,其中男23 例,女12 例;年龄16~59 岁,平均40.5 岁。骨折移位程度按Garden分型,Ⅰ型2 例,Ⅱ型6 例,Ⅲ型20 例,Ⅳ型7 例。早期手术时间最短3 h,最长72 h,平均20 h。
1.2 治疗方法 Garden分型为Ⅰ、Ⅱ型病人术前多数完善血常规、凝血及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后行手术治疗。Ⅲ、Ⅳ型病人若一般情况良好,术前完善血常规、出凝血、心电图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后行急诊(小于8 h)手术治疗,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不能急诊手术,即采用Whitman法(牵引患肢,同时在大腿根部加反牵引力,待肢体原长度恢复后,行内旋外展复位),托马斯架皮牵引固定于复位位置,内科疾病处理后,小于72 h手术治疗。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若骨折未达到Garden对线指数Ⅰ~Ⅱ级(正位X线片上股骨干内缘与股骨头内侧压力骨小梁呈155°~160°,侧位片上股骨头轴线与股骨颈轴线呈一条直线),徒手或牵引架采用Whitman法复位,直到满意,并保持好复位位置。患侧臀部垫高约15°(方便手术操作),常规消毒铺巾,导针从股骨大粗隆下皮外穿入至大粗隆下,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从股骨大粗隆下依次钻入导针3枚至股骨头下0.5 cm。钻入导针过程中要注意颈干角和前倾角,3枚导针在大粗隆下皮质外和股骨头内均呈“△”形,并保证至少在一个平面上相互2枚导针不交叉(否则不能拧入空心钉)。少数病人股骨颈较小,钻入3枚导针困难时,可用2枚导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导针位置满意后,在3枚导针处皮肤分别切口约1 cm或连接切口,分离至粗隆下骨皮质,测长度,用保护套筒保护下钻孔、丝攻,分别拧入相应长度的空心钉,若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空心钉尾部加用垫片。拔除导针后再次透视空心钉位置满意后,缝合切口。术后常规正侧位X线检查。
术后麻醉恢复后即行股四头肌及双下肢其他肌收缩功能锻炼,2周可坐起,1个月后行双下肢各关节功能锻炼并扶双拐患肢不负重,3个月后扶双拐部分负重,6个月后根据X线表现若骨折已愈合,则完全负重。
2 疗效观察
髋关节功能按Merle D′Aubignc评分标准[2]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评分(见表1)。表1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DRFS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内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