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术中植入性能及并发症 A组无异常情况。B组发生IOL襻变形2例,襻脱落1例。
2.2 术后视力 术后A、B组BCVA≥4.7的眼数见表1,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
2.3 前房闪辉和IOL表面沉积物 两组前房闪辉均较轻,+~++,通常术后1周内消失。IOL表面沉积物的发生率:A组3眼(3.26%),B组13眼(11.21%),行Pearson ?字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
2.4 IOL位置 术后A组发生1例IOL脱位入玻璃体腔中,该患者术中后囊破裂,IOL植入睫状沟内,于术后第1个月IOL脱入玻璃体腔中;其余植入囊袋内的Akreos adapt IOL未发生移位,居中性良好。B组术后第3天,1例术眼被碰撞,术眼浅前房,IOL一侧襻移位入前房内;术后3个月,1例前囊膜收缩机化,IOL光学部移位形成瞳孔区夹持。
2.5 后囊混浊程度(见表2) 在随访期间内,A、B组后囊混浊发生例数分别为9眼(占9.68%)和18眼(占15.52%),两组后囊混浊程度排序后行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7,P>0.05)。在混浊形态上均以后囊皱褶(1级混浊)为主,A组1级混浊为6眼(占6.45%),B组1级混浊为16眼(占13.79%)。
3 讨论
目前临床使用的折叠式IOL的制造材料主要有硅凝胶类、水凝胶类以及新型亲水或疏水性丙烯酸酯类。水凝胶IOL数年后可能发生混浊,透明度降低,目前较少应用[3]。
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制成的人工晶状体具有以下特性:相对亲水的晶状体表面使得组织相容性极佳,有很好的柔性表面,因此在折叠状态植入过程中,晶状体表面不会改变和损伤,较少发生异体反应,因而细胞沉积率低,尤其适用于炎症或糖尿病并发的白内障[4]。我们的研究也可以看出,亲水性丙烯酸酯组(A组)IOL表面沉积物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硅凝胶组(B组)。其次,与疏水性丙烯酸酯相比,亲水性丙烯酸酯屈光指数较高,因而眩光、光晕现象较少[5]。
折叠型IOL柔软易折,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经小切口植入眼内,减少了手术导致的角膜散光,切口愈合快,有利于患者迅速恢复正常生活。但与质硬而不易变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非折叠型IOL相比,折叠型IOL刚性小、支撑力差而不易固定。在外力作用下,如囊膜纤维增生收缩时,容易在囊袋内发生变形、倾斜、偏离中心、甚至脱出囊袋。因IOL倾斜/或偏心所产生的散光和像差可影响成像质量,导致眩光、散光、视物晕轮等症状,从而影响视功能[6]。本研究中SoFlex SE硅凝胶组术后就有2例IOL移位脱出囊袋内,而所有植入囊袋内的Akreos Adapt IOL术后未发生移位。因为Akreos Adapt IOL的光学部位通过四个襻的形状设计最大限度地充满囊袋内空间以适应囊袋的收缩力,居中性更佳,且晶状体囊袋的直径会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而增加。Akreos Adapt IOL在不同的屈光范围有不同的直径,10.5~11 mm不等,使IOL适合于不同大小的囊袋。此外,SoFlex SE三体型IOL的襻为PMMA,刚性大,在装入推助器时若安装不到位可致襻变形甚至折断,在我们的临床观察中就有2例襻变形,1例襻折断。而Akreos Adapt IOL为一体型IOL的襻材料和光学部材料均为丙烯酸酯,襻牢固而柔软,展开缓慢,无襻变形、折断等相关并发症,亦可防止襻展开过快引起的囊袋损坏。但需注意Akreos Adapt IOL的襻较短且柔软,只适合在囊袋内植入。我们曾有1例高度近视患者,术中后囊膜局部破裂,IOL植入睫状沟内,术后1个月IOL坠入玻璃体腔内,考虑可能是晶状体襻支撑不稳,从后囊膜的裂孔中坠入玻璃体腔内。
在我们的临床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