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缺乏长波长视锥细胞的二元色动物,而且在这两种视锥细胞中,主要又是以中波长的视锥细胞(M-cone)为主[19]。本研究中,蓝(22.5 cd/m2)绿(45.5 cd/m2)亮度的差异明显比红(24.5 cd/m2)蓝(22.3 cd/m2)和红(24.5 cd/m2)绿(45.5 cd/m2)亮度差异大,但是N1P1的振幅却没有红蓝和红绿大,因此,我们认为亮度差异对豚鼠色觉的影响是不明显的。同时,也说明豚鼠对单纯的绿色或者蓝色反应比较好,尤其是绿色,这也符合Parry等[19]的报道。本研究初步观察了不同颜色对豚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但结果能否说明豚鼠能够辨别颜色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对比度是反映PVEP的一个重要参数。在空间频率一定的情况下,PVEP的最大反应一般来自高对比度的情况下,因此,对比度的改变,对P1波的振幅影响很大。本实验表明,随着对比度的增加,振幅明显增大。但是,P1波的潜伏期变化并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对比度为97%和60%时,两者之间潜伏期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张忠志等[20]报道对比度降低可以延长P波的潜伏期和降低振幅,但是只有在对比度低于20%~40%时才出现此种效应。豚鼠是否存在此种效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由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客观性,此项检查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眼科临床和司法鉴定中,但临床应用中尚无统一标准。Brooks等[9]在恒河猴体重增加其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被动衰减的研究中认为,恒河猴体重越重,颅骨外软组织愈厚,电阻越大,因此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越小,其中恒河猴颅骨的厚度以及骨密度无明显的区别。这就提示我们在临床检查之中,对于肥胖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衰减是由于视觉通路原因引起的,还是由于颅骨外软组织增加电阻加大引起的需要加以辨别。为了消除软组织厚度的影响,制定客观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我们采用植入电极记录诱发电位的方法,为临床检查中根据不同体重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检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3只豚鼠的死亡时间分别为术后第1、第3和第7天。其中术后第1天死亡豚鼠尸检见颅内有明显积血,可能与螺钉固定过深,导致脑血管损伤有关。术后第3天死亡的豚鼠肺腔充满血液,胸腔积液,心脏膨大,估计可能由于麻醉过深、术中感染,加之环境气温低而引起急性肺炎,导致心肺衰竭死亡(脑组织检查无异常)。术后第7天死亡的豚鼠尸检见切口化脓,电极刺入脑组织,脑组织表面及内部积脓,颅腔无积血。因此,鉴于以上病例,术中、术后应注意消毒,尤其是术后前3天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豚鼠的PVEP在黑白高对比度(97%)、窄通带(5~50 Hz)、适当空间频率(小于0.5 cpd)下可记录稳定的PVEP波形。因此,植入电极记录豚鼠PVEP可以作为较好的动物模型以及研究方法应用于临床视觉电生理的相关研究,为标准化方案的建立以及临床诊断的应用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Fishman GA, Birch DG, Holder GE, et al. Electrophysiology testing[M]. Second editi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2001:237-267.
[2] van der Marel H, Dagnelie G, Spekreijse H. Pattern evoked potentials in awake rhesus monkeys[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81,21(3):457-466.
[3] 马飞,余继锋,郭群,等. 正常豚鼠图形视网膜电图的记录方法和波形特点[J]. 眼科新进展,2005,25(6):532-534.
[4] 余继锋,马飞,龙潭,等. 正常豚鼠视网膜电图的特点及记录方法[J]. 眼科新进展,2005,25(6):535-537.
[5] 郭群,谢蓓,顾永昊,等. 植入电极法记录大鼠视觉诱发电位[J]. 国际眼科杂志,2007,12(6):1530-1534.
[6] Goksoy C, Demirtas S, Ates K. Effects of continuous conditioning noise and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