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1-4 1.1.2 计算人工晶状体眼的AA AIOL产生调节的原理分为两种:一种为通过IOL移动产生调节,IOL的移动量等于人工晶状体焦点的移动量(ΔELP);另一种为通过IOL屈光力改变产生调节,IOL屈光力改变量为ΔIOL。ΔELP与(或)ΔIOL改变后人工晶状体眼的屈光状态与改变前的屈光状态的差异即为AA。AA为正值时为正调节(远点近移),反之为负调节(近点远移)。
KC2={1336{1000·NV-(IOLImp+ΔIOL)[AL-(ELP+ΔELP)]}}/{336·AL-(IOLImp+ΔIOL)-(ELP+ΔELP)-[AL-(ELP+ΔELP)]}............公式2-1
REPOST=(KC2-k)/1+0.012(KC2-K).............公式2-2
AA=REPOST-REPRE ....公式2-3
由于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焦点移动原理的AIOL植入手术后眼的AA,因此在分析时设ΔIOL为0。
参数说明:
K:角膜屈光力
KC、KC1、KC2均为过程参数,没有具体的意义
RETARG:预期IOL植入术后眼的屈光状态(人工晶状体眼的目标屈光状态);
REPRE: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眼在调节前的屈光状态;
REPOST: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眼在调节后的屈光状态;
AL:眼轴长,单位为mm;
ELP:IOL的有效位置,指将角膜与IOL各作为理想的光学透镜时两者间的距离,单位为mm
NV:玻璃体的屈光指数,通常为1.336,在玻璃体腔注入填充物时为填充物的屈光指数,主要适用于硅油眼IOL屈光力的计算;
P:计算所得IOL屈光力;
IOLImp: 植入IOL的屈光力;
ΔIOL:IOL光学区屈光力的变化量;
ΔELP:IOL焦点的移动量,可作为IOL的移动量,向前(角膜方向)移动为正值,向后(视网膜方向)移动为负值。
1.2 分析不同因素对人工晶状体眼AA的影响 由于本研究仅探讨基于焦点移动为原理的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眼的AA,IOL光学区的屈光力未发生改变,因此将ΔIOL设定为0。根据本研究公式对解剖结构正常眼[5](AL=23.65 mm,K=43.8 D)在调节前人工晶状体眼的屈光状态为正视、ELP=5.8 mm、ΔELP=1 mm时的AA进行计算。由本研究公式可知AA与ΔELP、AL、K、ELP、IOLImp为多元函数关系,AA为应变量,ΔELP、AL、K、ELP、IOLImp为自变量,分别分析在其他变量固定不变时ΔELP、AL、K、ELP、IOLImp分别对AA的影响。
2 结果
基于焦点移动原理的AIOL眼AA受ΔELP、AL、K、IOLImp、ELP的影响,表1列举了当REPRE=0 D,不同眼轴、角膜屈光力的人工晶状体眼在ΔELP分别为0.5 mm、1.0 mm、1.5 mm、2.0 mm时所产生的调节力。对于解剖结构正常眼[5](AL=23.65 mm,K=43.8 D)、调节前屈光状态为正视(REPRE=0 D)、ELP=5.8 mm、ΔELP=1.0 mm时AA为1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