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
|
的少年犯109人,来自农村的少年犯270人;来自完全家庭的少年犯314人,来自不完全家庭的少年犯65人。 1.2 研究工具 人格特征的评定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该量表包含四个分量表,分别用于测量7~15岁儿童少年的三个主要的人格维度(精神质、外倾性和神经质)和回答的真实性(掩饰性)。 除了对被试实施EPQ测验外,还自行拟定了一个少年犯基本信息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犯罪类型、城乡、家庭基本情况等,以便于分类比较。 1.3 方法 测验采用团体方式进行。在少管所管教人员的统一组织下,由专业人员主持测验,测验环境是少管所的文化课教室。每人发给一张答卷纸和一支铅笔,严格按照测验手册的规定和说明进行,但是由于有些少年犯的实际文化程度太低,难以准确理解每一个问题的含义,所以采用主试念题目,被试听懂题目以后在答卷上自己选择选项的方式进行。由于被试来自云南省范围内(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被试占多数),许多被试对普通话难以全部听懂,故统一用云南方言,每个题目用相对缓慢的语速念两遍。
2 结果
2.1 少年犯人格特征与正常同龄人群的比较
为了了解少年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将其测验结果同全国同龄少年的常模作了比较。结果显示(表1):在被测量的四个人格维度上,少年犯在三个维度上的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外倾性和神经质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而掩饰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说明少年犯的基本人格特征是行为外向、情绪易变、自我防卫低,其中尤以外向特征最为明显。
表1 少年犯EPQ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检验结果
少年犯 (n=379) 全国常模 (n=95) t值 精神质 7.78±3.63 8.13±4.26 -0.365 外倾性 17.08±3.83 11.09±4.12 6.067** 神经质 14.20±4.18 11.47±4.25 2.571* 掩饰性 9.16±4.54 11.81±4.01 -2.364*
注:*P<0.05,**P<0.01,下同。 2.2 不同犯罪类型少年犯人格特征的比较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少年犯的人格差异,对盗窃罪犯、抢劫罪犯、强奸罪犯、伤害罪犯和数罪并罚罪犯的测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表2):在被测量的四个人格维度上,不同犯罪类型的少年犯在三个维度上的测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精神质和掩饰性维度上的差异最为显著,神经质维度上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种犯罪类型的人格特征,我们以全国常模为参照,对各种犯罪类型的测验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少年盗窃犯、少年抢劫犯和数罪并罚少年的主要人格特征是高外倾性、高神经质和低掩饰性;少年强奸犯的主要人格特征是低精神质和高外倾性;少年伤害犯的主要人格特征是高外倾性。
表2 不同犯罪类型少年犯人格维度的方差分析结果
盗窃罪 (n=150) 抢劫罪 (n=118) 强奸罪 (n=49) 伤害罪 (n=21) 数罪并罚 (n=41) F值 精神质 7.68±3.46 9.03±3.71 5.63±2.71 8.33±3.60 6.85±3.66 9.32** 外倾性 17.34±3.69 17.21±3.83 16.88±3.82 16.33±4.96 16.36±3.75 0.79 神经质 14.35±4.01 14.60±4.05 12.92±3.81 12.38±5.03 15.00±4.72 2.8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大学生受暗示性的测量及其与人格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师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