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芷细胞外21kD钙调素结合蛋白的生理功能初探 |
|
发及花粉管伸长(Ma和Sun 1997)等功能。在细胞内,活化CaM(Ca2+.CaM)一般是通过钙调素结合蛋白(CaMBP)或依赖CaM的蛋白质磷酸化作用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那么细胞外Ca2+.CaM是否也通过与胞外存在的CaMBPs结合后而直接发挥作用呢?Tang等(1996)首次在白芷悬浮培养细胞外检测到CaMBP的存在,并初步微量纯化了一种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上、依赖于Ca2+的分子量为21kD的CaMBP。宋春风等(1997)则用电镜方法证实了白芷细胞壁上确实存在CaMBPs。那么,胞壁存在的CaMBPs,尤其是21kD CaMBP,在胞外CaM发挥生物学功能时起何种作用呢?本文制备了纯化的21kD CaMBP及其特异性抗体,研究了21kD CaMBP对白芷悬浮培养细胞增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白芷悬浮培养系的建立 取生长旺盛的白芷(Angelica dahurica)愈伤组织1g,放入盛有200ml MS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MS培养基中含蔗糖30g/L、2,4-D 1mg/L、6-BA 0.5mg/L。在(26±1)℃条件下,100r/min振摇培养15~20d,即进入对数生长期。悬浮系每隔15d转换一次。取培养至第10~13天的白芷悬浮细胞液,依次分别通过30、60和100目的无菌尼龙筛网,即得单细胞悬浮系,可将细胞稀释到合适的密度备用。 1.2 胞外21kD CaMBP分离纯化 按Tang等(1996)方法,先制备白芷悬浮培养细胞CaCl2(0.1mol/L) 盐提溶液及其70%乙醇沉淀蛋白样品,然后用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柱及CM-Sepharose阳离子交换柱纯化制备21kD CaMBP。 1.3 21kD CaMBP纯度鉴定 提纯的21kD CaMBP经SDS-PAGE及IEF分离后以考马斯亮蓝染色,并用紫外薄层扫描鉴定其纯度。 1.4 纯化21kD CaMBP与CaM的结合特性 按Tang等(1996)方法,用生物素-CaM凝胶覆盖(gel overlay)技术检测。 1.5 蛋白含量测定 按Bradford(1976)法,用BSA作标准蛋白。 1.6 21kD CaMBP抗体制备 参考魏群等(1991)免疫小鼠腹水法,每只小鼠每次免疫量为100μg 21kD CaMBP,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第3次免疫后的隔天腹腔注射骨髓瘤细胞SP2/0(6.5×106个/只),7~10d后引流腹水,测效价即得免疫腹水;同批小鼠中取3只,每只注射0.5ml液体石蜡,2周后腹腔注射同样量的SP2/0细胞,7~10d后引流腹水,即得未免疫腹水。所得腹水经50%饱和硫酸氨沉淀部分纯化后,分装,于-70℃保存。 1.7 21 kD CaMBP抗体特异性的检测 用免疫印迹法,参照Hames(1990)。 1.8 白芷悬浮培养细胞增殖试验 取适当密度的细胞悬浮液4ml,加入到25ml三角瓶中,然后加入过滤除菌的21kD CaMBP或其抗体(部分纯化免疫腹水),终浓度为0.21、0.84、4.9、8.4μg/ml或12.5、25、50和100μg/ml,在(26±1)℃下,振荡培养7d,取出计数。同时,以相同浓度的BSA代替21kD CaMBP,以部分纯化的未免疫腹水代替免疫腹水做阴性对照。
2 结 果 2.1 纯化的白芷悬浮培养细胞外21 kD CaMBP 按Tang等(1996)方法,从白芷悬浮培养细胞 CaCl2(0.1mol/L)盐提溶液中制备纯化了一个分子量21kD的蛋白(图1-3、4)。由于制备的盐提溶液中未检测到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活性,排除了细胞内蛋白污染的可能性,并且此纯化蛋白经生物素-CaM凝胶覆盖检测表明是一种依赖Ca2+的CaMBP(图2-2),因此,上述纯化的蛋白即为胞外21kD CaMBP。纯化的21kD CaMBP经SDS-PAGE及IEF分离都表现为一条带,且测得其等电点的pH为8.9 (图3)。另外,经紫外薄层扫描显示其纯度达94.1%,可以用作抗原制备抗体。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水杨酸和阿斯匹林对小麦盐害的缓解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超干红花种子抗老化作用及其机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