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脑NGF BDNF的表达 |
|
NF的神经生化改变。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 选用Wistar老龄大鼠,月龄10~12个月,体重420~520 g,雌雄随机分组。假手术 组4只;实验组分脑缺血15 min组、脑缺血15 min再灌注1 h、6 h、2 d、4 d、9 d组,每 组5只。采用Pulsinelli-Brierley4血管阻塞法进行改良[2],用10%水合氯醛给大鼠进行腹腔麻醉(0.3 ml/100 g体重),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用两根缝合线分别绕过每侧颈总动 脉系一个松套(待24 h后拉套断流用),电凝双侧椎动脉。24 h后,在大鼠清醒状态下 拉双侧颈总动脉套,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血流15 min,此为全脑缺血期,去除颈 总动脉套为再灌注期。假手术组不做颈总动脉断流和椎动脉电凝,其余过程与实 验组相同。 1.2 脑组织制备 各组大鼠在完成实验过程后给予10%水合氯醛过量腹腔麻 醉,然后用4%多聚甲醛 固定脑组织,取脑分离出小脑,将脑组织浸于相同固定液48 h,石蜡包埋。免疫组 化染色采用ABC法,试剂盒由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表达结果判定方法 根据阳性细胞在相应视野内占的比例情况,将表达结果分成5种。(1)几乎无表 达:几乎无阳性细胞;(2)少量表达:阳性细胞占1/4;(3)中量表达:阳性细胞占 1/2;(4)大量表达:阳性细胞占3/4;(5)超大量表达:几乎均为阳性细胞。
2 结果
2.1 NGF表达 假手术组结果显示除梨状细胞层有少量NGF表达外,分子层、颗粒层和髓质均无 NGF表达。从缺血15min至再灌注2d期间,分子层、颗粒层和髓质均未出现NGF表达 ;到再灌4d时三者分别出现少量、中量和大量NGF表达;于再灌9d时,髓质NGF表达 变为少量,分子层和颗粒层NGF表达则消失。梨状细胞层于再灌注2d时NGF表达一过性 增加,此后降至基础水平,详见表1。 2.2 BDNF表达 假手术组结果显示分子层和梨状细胞层均无BDNF表达,颗粒层有少量BDNF表达, 而髓质有大量BDNF表达。从缺血15min至再灌9d期间,分子层和梨状细胞层始终无 BDNF表达;颗粒层BDNF的表达一直稳定保持原基础水平。髓质于缺血15min起BDNF 表达迅速增至超大量,再灌2d后降至原基础水平。具体表达结果见表1。
表1 老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小脑NGF、BDNF表达结果 Tab.1 Expressions of NGF and BDNF in cerebellum areas after whole brain ische mia/reperfusion in senile Wistar rats
Groups (Molecular layer)/(NGF BDNF) (Prukinje layer)/(NGF BDNF) (Granular layer)/(NGF BNDF) (Medulla)/(NGF BDNF) Gontrol group[ ]- - + - - + - + - +++ Ischmia 15min - - + - - + - ++++ Reperfusion 1h - - + - - + - ++++ Reperfusion 6h - - + - - + - ++++ Reperfusion 2d - - ++ - - + - +++ Reperfusion 4d + - + - ++ + +++ +++ Reperfusion 9d - - + - - + + +++
Note:No expression,(+)A 1:ttle expression,(++) Middle quantity expression ,(+++) A great quantity expression,(++++) Super quantity expression 3 讨论
正常老龄大鼠的小脑仅梨状细胞层有少量NGF表达,而分子层、颗粒层和髓质均无 NGF表达,这说明小脑不是富含NGF的脑组织。国内尚未见NTFS实验研究的报道,国外 关于NGF在小脑具体、详尽分布情况的研究尚少报道,仅见笼统报道小脑含有NGF。 在缺血15 min至再灌注2 d期间,分子层、颗粒层和髓质均未出现NGF表达,这说明上 述结构对急性应激刺激反应迟钝,或者提示参与神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APA微囊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隔离效应的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人类疱疹病毒6 7型体外感染淋巴细胞对CD抗原表达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