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父源染色体有两种新生5p缺失的患者 |
|
但美霞 Niebuhr A 张小晓 高春生 刘国仰 杨焕明 Niebuhr E 罗会元
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综合征之一[1,2]。典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似猫叫哭声”,典型的面部或其他特征,以及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或)发育迟缓。下面报告1例有两种新生5p末端缺失的患者。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报告 患者,女,10岁,因有“似猫叫哭声”而就诊。临床检查除有轻微的智力低下外,未见其它明显异常。 1.2 染色体分析 取血,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细胞同步化和高分辩带型分析均按常规进行。 1.3 DNA分析 PCR和Southern杂交均按常规进行。
2 结果 2.1 染色体分析 常规带型分析表明,先证者5p上有一大的末端缺失。断裂点位于5p13.3(图1)。T带分析也证实为末端缺失。先证者父母未见染色体异常,故先证者的缺失是新生的。患者的大缺失中包括面部特征和智力严重低下等症状的相关区域,然而,她的临床症状却比预想的要轻微得多。进一步用高分辨显带分析,发现在200个分裂相中,有10%左右的分裂相有一个小的缺失。断裂点位于5p15.2,不到5p的10%(图2)。 对患者及其家属做了标记染色体分析,排除了外源核型污染的可能性。实验中没有发现易位、重组等其它染色体的缺失类型。
图1 患者5号染色体 A为del(5)(p13.3→pter) N为正常的5号染色体 图2 患者5号染色体 N为正常的5号染色体 B为del(5)(p15.2→pter) 图3 患者及父母的PCR结果 箭头示一弱带
2.2 DNA分析 用5p15.2远侧的DNA标记-D5S10分析显示,父源的信号完全丢失,表明在所有细胞中都有5p15.2远侧缺失。用5p13.3和5p15.2区域之间的探针-D5S17PCR得到一条弱带,说明大多数细胞都有大的缺失,而少量细胞的这一部分并未丢失(图3)。根据DNA多态标记等位基因分离分析,证明发生缺失的染色体来自父方。新鲜血液培养和EBV-转化细胞培养也都得出相同结论。
3 讨论 我们和其他研究人员都曾报道过5p缺失的嵌合现象[3,4],但一般都为正常与缺失细胞的混合。 根据过去10多年中我们对100多例5p缺失患者数据的收集、诊断,以及症状相关区域的细胞遗传学定位,这位患者属于5p-/4组。这一组患者有CDC的典型“似猫叫哭声”,与5p15.2的末端缺失有关。本文先证者的核型有两类,一类含有del(5)(p13.3→pter),占绝大多数;一类含有del(5)(p15.2→pter),仅占一小部分。但是患者的临床症状远较具有大缺失的患者轻微,与后一类核型表现的症状相似或严重一些。因此认为,位于5p13.3-5p15.2区域的一些基因,如与典型面部特征和严重智力低下相关的基因能组织特异性表达,且表达水平接近正常或稍低于正常,使得患者维持相关表型接近正常发育或轻度发育不良。 目前,引起两种不同类型的新生5p末端缺失的机理仍不清楚,它们可能是同时发生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两个独立事件。例如,先生成小的缺失,随后在某些细胞中已缺失的染色体再发生一次缺失,形成更大的末端缺失。这两个事件也可能在后来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或是发生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两个连续的事件。
参 考 文 献
1 Lejeune J,Lafourcade J,Berger,et al.Trois cas de deletionpartielle du bras court d'un chromosome 5.CR Acad Sci[D](Paris),1963,257(12)∶3098-3102. 2 Caspersson T,Lindsten J,Zech L,et al.Identification of the abnormal B group chromosome in the cri du chat syndrome by QM -fluorescence.Exp Cell Res,1970,61(2)∶475-476. 3 Philip J,Brandt N,Friis-Hansen B,et al.A deleted B chrom[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细胞色素P450IA1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经子宫颈冲洗宫腔收集滋养细胞进行产前性别诊断初步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