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
|
一、先证者一级亲属患病情况 先证者一级亲属患病率2.38% (28/1 178),大于一般人群患病率;先证者父母患病率26.00% (13/50),大于同年龄段(60~70岁组)一般人群患病率3.59%;先证者同胞患病率2.44% (2/82),大于同年龄段(30~40岁组)一般人群患病率0.24%;先证者子女患病率1.24% (13/1 046),大于同年龄段(30~40岁组)一般人群患病率0.24%。 二、一般遗传模式估计 1.Penrose法[1]:s:同胞患病率,q:同年龄段(30~40岁组)人群患病率。判断标准:s/q接近1/2q为单基因显性遗传,接近1/4q为单基因隐性遗传,接近1/q1/2为多因子遗传。 本研究s/q=10.17,接近1/q1/2=20.41的理论值,提示可能不符合单基因遗传模式。 2.单基因简单分离分析[2]:分离比计算公式:p0=Σa(r-1)/Σa(s-1), π=Σa(a-1)/Σa(r-1);标准差:σp0=(Vp0)1/2=p0(1-p0)/Σa(s-1)1/2 式中:s:家庭中兄弟姐妹人数,r:兄弟姐妹中患病人数,a:兄弟姐妹中先证者人数,π:患病者中作为先证者被确定的概率。 本次分离分析,兄弟姐妹总人数为107人。按公式计算样本量,以分离比p=0.25为无效假设,而p0实际远小于0.1,需样本量相对较小,按表上最低估计200例,本次样本大小与之较接近。 结果判断:P值0.25~0.50为单基因隐性遗传;P值0.50~0.75为单基因显性遗传;P值小于0.10为多因子遗传。 结果显示,p0为0.024 4,标准差σp0为0.024 7,拟合检验P>0.05,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接受拟合结果。提示本次调查结果不符合单基因遗传模式。 3.遗传度分析:遗传度是考虑多因子影响下,采用文献[3]计算方法。遗传度公式:h2=b/r。其中b代表先证者一级亲属发生率对先证者发生率的回归系数,r为亲缘系数,r=1/2。b=p(Xg-Xr)/ag, p=1-q。式中Xg:一般人群易患性均数到阈值的正态离差,Xr:先证者亲属易患性均数到阈值的正态离差,ag:一般人群易患性均数至总易患性均数正态离差。结果见表1。t检验:t=h2/s, s=(Vb)1/2/r, 回归系数的样本方差Vb=(1/a)2g(p/a2A)r, p=1-q。
表1 用Falconer阈值理论估计NIDDM的遗传度
组别 人 数 患者 数 100 q X a b h2 1 000 Vb s 一般人群 0.24 2.820 3.117 先证一级 1 178 28 2.38 1.977 2.353 0.27 0.54 0.662 0.051
经检验,P<0.05,求得值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本结果表明,NIDDM可能受多因子影响。 讨论
结果表明,NIDDM可能是一种具有一定遗传倾向性并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按阈值模型理论,多因子遗传病患者,其亲属发病随着与先证者亲属关系级数的递增而递减。由于NIDDM发病一般较晚,在本次调查中,只获取到一级亲属的患病情况,尚不能用现有数据说明上述特征,但我们观察到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患病率,可作为NIDDM的遗传依据之一。由于先证者父母平均年龄较高(为被调查儿童的祖辈,年龄主要分布于60~70岁),同胞及子女平均年龄较低(为被调查儿童的父母辈,年龄主要分布于30~40岁),故出现先证者同胞、子女患病率小于父母患病率。因此,我们将其与一般人群进行比较以及计算遗传度h2时,按主要年龄分布采用了相应年龄段的一般人群患病率;作为一级亲属患病率,它们均高于一般人群患病率,提示有家庭聚集现象,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广西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的突变 下一个医学论文: 1992 1997年北京房山区心血管病社区人群干预的成本效果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