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铅的神经细胞发育毒性与谷胱甘肽水平的关系 |
|
SD大鼠,体重200~250 g,雌雄1∶1合笼,次日清晨检查阴栓,见栓之日定为妊娠0 d。 4.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的制备:采用Flint中脑微团培养法[1],颈椎脱臼法处死妊娠13 d的SD孕鼠,取出子宫,剥离全部胚胎(34~36个体节),切取中脑,置于0.5%胰蛋白酶/PBS消化液中,37℃孵育约25 min。吸弃消化液,再加入完全培养液,用吸管吹打使之成为细胞悬液后,调整细胞密度为5×106/ml。培养当天计为0 d,此后依次为1~5 d。 5.细胞毒性实验:96孔培养板每孔接种10 μl细胞悬液,置CO2培养箱中(5%CO2/95%空气,100%相对湿度)孵育2.5 h,待细胞贴壁后每孔加200 μl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1 d,换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新鲜培养液200 μl染毒4 d。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2]。 6.细胞分化试验[2]:24孔培养板每孔接种20 μl细胞悬液,置CO2培养箱中孵育2.5 h以使细胞贴壁,然后每孔加1 ml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1 d后,换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培养液染毒,4 d后进行苏木精染色。在实体显微镜下计数集落。 7.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检测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拮抗实验:细胞接种于24孔板,分别作4种处理:①对照组,②醋酸铅染毒组,③NAC单独处理组,④醋酸铅+NAC处理组。首先,②、④组加入含不同剂量醋酸铅的培养液染毒,1 d后终止,用PBS洗3遍。然后,③、④组换含1 mmol/L NAC的培养液,①、②组则换空白培养液继续培养。于培养2和5 d,用细胞刮刮取细胞,离心去上清,于磷酸钠-EDTA偏磷酸缓冲液中超声粉碎细胞,用荧光法分别检测细胞的GSH含量[3],同时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蛋白含量[4]。GSH含量以nmol/mg蛋白表示。第5天同时检测各组的细胞毒性及分化情况。 8.统计分析方法:用SAS软件对数据进行细胞存活半数抑制浓度和半数分化抑制浓度分析。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结果
1.铅对细胞存活和分化的影响(表1):不同浓度的醋酸铅染毒后,均可抑制细胞的存活,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0.86, P<0.05),其细胞存活半数抑制浓度为3.69 μmol/L,95%可信区间为2.00~7.06 μmol/L。不同浓度的醋酸铅染毒4 d后,均可抑制细胞的分化,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0.920 4,P<0.01),半数分化抑制浓度为1.03 μmol/L,95%可信区间为0.90~1.18 μmol/L。 2.铅对神经细胞内GSH含量的影响及NAC的拮抗作用(表2~4):1 mmol/L NAC本身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并可明显提高各剂量组细胞的存活率,与单加醋酸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NAC本身对细胞的分化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增加各剂量组的分化率,与单加醋酸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相比之下分化率较存活率增加的更明显。醋酸铅可导致细胞
表1 铅对大鼠胚胎神经细胞存活及分化的影响(n=3,±s)
染毒剂量 (μmol/L) 细胞存活 分化 吸光度值 存活率(%) 集落数 分化率(%) 0.00 0.91±0.08 100.0 225.3±3.6 100.0
0.25 0.88±0.05 96.7 203.0±4.7* 90.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中国西北三省区 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下一个医学论文: 高碘对豚鼠脑和甲状腺细胞凋亡及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