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1998年肺结核病例发现与化疗管理分析 |
|
陈求扬 林淑芳
摘要: [目的] 分析评价福建省1998年肺结核病例发现与化疗管理效果,改进结核病控制工作。[方法] 根据全省各地(市)结核病年报表资料作肺结核病例登记报告及转归队列分析。[结果] 1998年福建省新登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0 969例,其中痰涂阳病人2 611例,涂阳新登记率8.07/10万,各地(市)高低差值达15倍;初诊病人痰检涂阳比例为23.8%,各地(市)高低差值近20个百分点。丢失率、完成治疗率分别高达7.5%、6.5%,是平均治愈率达不到85%规定指标的主要原因。[结论] ①全面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严格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减少漏报,提高病例发现水平;②对所有的涂阳病人采用直接督导短程化疗,减少病例丢失,达到“高治愈率,高发现率”的控制指标。 关键词: 肺结核; 病人发现与化疗管理; 疫情报告; 队列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521; R 18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2705(2000)01-0044-02
肺结核病例发现与化疗管理是结核病控制的重要技术对策。WHO提出到2000年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战略目标是:发现70%的痰涂片阳性(涂阳)病人;治愈85%已发现的涂阳病人。为具体了解我省肺结核病例发现与化疗管理情况,现将各地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肺结核疫情报告与化疗管理效果来自各地(市)1998年肺结核登记年报表汇审资料。 1.2 方法 按照《传染性肺结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诊断治疗及转归分析。按《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规定,并对有关数据作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发现 2.1.1 新登记率: 全省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0 969例,新登记率为33.88/10万(1997年31.86/10万);新登记涂阳病人2 611例,涂阳新登记率为8.07/10万(1997年7.22/10万)。9个地(市)中涂阳新登记率最高的为19.57/10万,最低1.30/10万,高低差值达15倍(表1),提示各地(市)间病例发现显著不均衡。
表1 1998年全省各地(市)病例新登记情况
地(市) 人口数 活动性 病例 新登记率 (1/10万) 涂阳 病例 涂阳率 (%) 涂阴率 (%) 未查痰率 (%) 新登记率 (1/10万) 福州 5 748 507 2 571 44.72 629 25.3 69.1 5.6 10.94 莆田 2 891 008 794 27.46 113 14.6 51.0 34.4 3.91 泉州 6 501 311 1 521 23.40 504 33.6 51.7 14.7 7.75 厦门 1 246 729 1 404 112.61 244 17.8 54.8 27.4 19.57 漳州 4 387 606 1 858 42.35 435 23.4 77.2 0.6 9.91 龙岩 2 813 863 1 112 39.52 250 22.7 74.7 2.6 8.88 三明 2 636 182 774 29.36 241 31.1 67.2 1.7 9.14 南平 2 981 159 694 23.28 154 22.2 50.4 27.4 5.17 宁德 3 164 981 241 7.61 41 17.0 83.0 0 1.30 合计 32 371 346 10 969 33.88 2 611 8.07
2.1.2 病例查痰率及涂阳率: 全省新登病例中,初诊查痰9 701例(88.4%),未查痰1 268例(11.6%),其中未查痰者最高达34.4%;涂阳率最高为33.6%,最低仅为14.6%,高低差值为19个百分点,见表1。 2.2 治疗管理效果 2.2.1 新发涂阳病人登记满一年队列分析: 全省9个地(市)新发涂阳病人平均痰菌阴转率(治愈)为82.0%,最高为漳州(96.3%),最低为厦门(10.4%)。各地(市)平均未愈率仅0.9%,比上年度6.6%低5.7个百分点。各地(市)平均丢失率7.5[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管理现状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肾综合征出血热 型灭活疫苗接种和对照人群隐性感染的比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