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微量蛋白及尿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
|
TF分子量为77 000,分子直径3.8 nm;白蛋白分子量为69 000,分子直径为3.6 nm;二者均带负电荷,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小分子蛋白不易透过带负电荷的肾小球基底膜,少量滤过后几乎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在糖尿病时,肾小球基底膜上硫酸肝素合成减少,使肾小球滤膜上电荷丢失,孔径大小选择功能破坏[1];高浓度的葡萄糖使非酶糖酰化速率增加,引起基底膜屏障功能改变[2];糖尿病患者常有肾小球血管调节功能障碍,产生肾内高压,导致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引起肾损伤。本实验中65%的2型DM患者在尿蛋白定性阴性时,尿TF、mALB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尿TF与mALB有显著相关性(r=0.58,P<0.01),均反映肾小球的早期损害。TF所带负电荷比mALB弱,因此其比mALB更易从肾小球漏出。本实验中86例2型DM患者,尿TF测定有50例超过正常上限(+2s),占58.1%,高于mALB的升高例数(41例,占47.7%);且尿TF升高幅度大于mALB。提示尿TF比尿mALB更早期、更敏感的反映糖尿病性肾损害。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溶酶体水解酶,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含量最高。在正常尿液中可测得少量NAG,但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时,NAG活性显著增高,是反映肾小管细胞损害的一个指标[3]。本实验中44%的2型DM患者在尿蛋白定性阴性时尿NAG 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提示DN早期肾小球受损同时,也发生肾小管的损害。 在2型DM时(表2),单项检测尿TF、mALB、NAG的阳性率偏底,而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88.4%,较单项检测明显提高。因此,联合检测尿TF、mALB、NAG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灵敏指标。对早期干预DN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林上忠(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州 350004) 安敏芝(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州 350004) 黄文龙(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 350001)
4 参考文献 [1] Makino H, Ikeda S, Haramoto T, et al.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 are los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J]. Nephron, 1992,61:415. [2] 陈仁涉,高芳坤,魏 洁,等.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机理、预后及治疗[J]. 国外医学,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7,18(4):156~158. [3] Hultberg B. The excrection of N-acetyl-β-glucosaminidase in glomerulonephritis[J].Clin Nephrol,1981,15:32~3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一饮用井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