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53与PCNA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
汤荣光 杨红 胡家骆
卵巢癌组织中p53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已有较多研究[1~3]。同时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53癌基因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国外也已有报道[2]。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在此基础上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受检组织均为我院1992~1996年妇科手术标本,其中卵巢上皮癌54例(浆液性囊腺癌29例,粘液性囊腺癌23例,透明细胞癌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9例(浆液性囊腺瘤15例,粘液性囊腺瘤14例)。10%福尔马林固定,制成4μm厚的石蜡切片。 1.2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链霉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单克隆抗体p53为MAXM公司即用型抗体,鼠抗PCNA为DAKA公司产品,羊抗鼠IgG及SP试剂盒为ZYMED公司产品。染色步骤按试剂盒内说明进行,选用已知p53和PCNA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用TBS缓冲剂代替第1抗体作为阴性对照。卵巢癌的分期采用FIGO(1985)标准。 1.3 结果观察及处理 细胞核呈棕黄色者为阳性细胞(图1,2)。首先在100倍低倍视野下浏览切片,选择阳性肿瘤细胞密集区作为观察区域,每张切片取3个高倍视野,连续计数400个肿瘤细胞,计算PCNA阳性率。其阳性率范围分别为0、1%~25%、26%~50%、51%~75%和76%~100%。参照Garcia等的评分法[4],根据阳性细胞率对每例切片进行评分,评分值为0~4。统计学处理方法:各组阳性率的检验用χ2检验,PCNA评分值的显著
图1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p53标记(SP×400) 肿瘤细胞核内可见棕褐色阳性反应颗粒 图2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PCNA标记(SP×400) 肿瘤细胞核可见棕褐色阳性反应颗粒
表1 p53和PCNA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的关系
病理类型 例数 p53阳性率(%) PCNA阳性率(%) PCNA评分 浆液性囊腺癌 29 75.86(22/29) 96.55(28/29) 2.19 粘液性囊腺癌 23 26.09(6/23) 95.65(22/23) 2.59 透明细胞癌 2 0 (0/2) 50.00(1/2) 1.00 合计 54 51.85(28/54) 94.44(51/54) 2.46
表2 p53和PCNA表达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临床分期 p53阳性率(%) PCNA阳性率(%) PCNA指数 Ⅰa~Ⅱa 50.00(11/22) 81.81(19/22) 1.55 ≥Ⅱb 53.12(17/32) 100.00(32/32) 3.05 合计 51.85(28/54) 94.44(51/54) 2.46 2 结果 2.1 卵巢癌组织中p53和PCNA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的关系见表1。29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无p53表达,仅1例浆液性囊腺瘤有PCNA的弱阳性(阳性细胞率<25%)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浆液性囊腺癌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粘液性囊腺癌(P<0.01),粘液性和浆液性卵巢癌的PCNA表达阳性率和PCNA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例透明细胞癌无p53表达,PCNA表达1例阳性(评2分),1例阴性。 2.2 p53表达和PCNA表达与临床分期的关系见表2。p53和PCNA的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晚期病例的PCNA评分值高于早期病例(P<0.01)。 2.3 p53表达与PCNA表达的关系 我们分析p53与PCNA表达的关系时发现,有p53癌基因蛋白表达的28例癌组织中均有PCNA表达,而p53阴性的26例中仅有23例PCNA表达阳性(88.46%)。PCNA阳性表达的51例中p53阳性率占54.90%(28/51),3例PCNA阴性者无p53表达。PCNA阳性组织的p53阳性率高于PCNA阴性组织的p53阳性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表达强度受p53表达强度的影响,p53“+”者13例中,PCNA≥+++者仅1例,占7.69%,PCNA评分均值为1.77。p[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洛阳地区汉族HLA 下一个医学论文: 遗传性乳腺癌 卵巢癌综合征的易感基因BRCA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