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1983 1999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 |
|
金乐君 潘宝骏
关键词: 食物中毒; 饮食; 预防; 特点 中图分类号: R 15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2705(2000)04-0047-02
食物中毒的发生与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习惯的差异有密切关系。为探讨十几年来福建省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现将我省1983~1999年的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工作提供参考。
1 基本概况
1983~1999年全省共发生食物中毒1 175起,中毒人数为21 611人,死亡人数为188人,病死率0.87%(表1)。17年来,我省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呈下降趋势,发病率也有明显的下降(图1)。1982年《食品卫生法(试行)》颁布后,我省于1983年开始实施食物中毒报告制度,1988年、1996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进行了2次修改。
图1 福建省1983~1999年食物中毒发病率(1/10万)
表1 1983~1999年食物中毒基本概况
年 份 起 数 中毒人数 死亡数 平均每起人数 发病率(1/10万) 病死率(%) 1983~1987 31~145 559~3363 1~23 14~25 2.12~12.01 0.18~1.17 1988~1996 31~87 678~1559 6~31 13~25 2.05~5.13 2.55~7.47 1997~1999 20~28 335~1121 0~3 17~51 1.02~3.42 0.00~0.60 合计 1175 21611 188 1.02~12.01 0.87
表2 不同季节、不同食品种类与食物中毒发生情况的关系
季 度 动物性食品 植物性食品 化学性有毒食品 其它 起数 中毒 人数 死亡 数 起数 中毒 人数 死亡 数 起数 中毒 人数 死亡 数 起数 中毒 人数 死亡 数 1 30 331 22 46 370 4 44 330 5 13 313 1 2 155 3653 21 110 1284 16 25 175 1 35 581 6 3 220 4699 7 149 2135 61 32 256 1 47 1875 7 4 93 3079 18 87 1528 4 66 730 6 23 312 1 合 计 498 11762 68 382 5307 93 167 1461 13 118 3081 14
2 食物中毒发生特点分析
2.1 季节分布 福建省自然资源丰富,食品的种类丰富,一年四季均会发生食物中毒。从表2可见,我省食物中毒第3季度为高峰期,占全年中毒总数的38%,中毒人数也位居第一;第2季度次之。从表2可见,我省食物中毒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共498起 (42.4%),中毒人数11 764人 (54.4%),死亡人数占总数的36.2%。 2.2 食物中毒人群分布 我省农村食物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高于城市,分别为889起(75.7%)、14181人(65.6%)、161人(85.6%)。中毒病死率1.1%也高于城市的0.4%。1983~1987年,农村食物中毒发生起数占总数的78.1%,1988年后下降到73.1%,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食物中毒发生次数也随着降低。 2.3 发生场所 食物中毒场所中“其它”(指散在发生的食物中毒,多数发生在家庭)在食物中毒中的位次及起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均居首位(表3 )。喜事、丧事家庭设宴等农村特别多。而农村人群食品卫生知识贫乏,极易发生食物中毒;在沿海地区误食河豚鱼、在山区毒蕈等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也常有发生。因此,预防食物中毒应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普及,从小学抓起,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墙报等),开展食品卫生宣传。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的沿海地区和能采集到鲜蕈的偏远山区,更应开展宣传,以提高广大群众的识别能力。
表3 福建省不同场所食物中毒发生情况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旅店业预防性卫生审查内容与要点 下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密切值综合评价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