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饲料构成对大鼠肥胖基因表达产物 瘦素的影响 |
|
作用,目前还不清楚。因此,本课题研究了不同饲料构成及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大鼠ob基因表达产物——瘦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同时检测了血清中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以便探讨它们三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主要材料与仪器:①瘦素检测试剂:瘦素抗体(兔抗鼠)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刘瑞海博士馈赠(Affinity公司产品)、二抗为羊抗兔多克隆抗体(HRP标记, 博士德公司产品),蛋白质发光检测试剂盒购自德国宝灵曼公司(Boehringer Mannheim)。二硫苏糖醇(DTT)、叠氮钠、丙烯酰胺、亚甲双丙烯酰胺、SDS均为Serva公司产品,TEMED为Kochlight公司产品。分子量蛋白质标准为Sigma公司产品。主要仪器有垂直式电泳槽、转移电泳槽、核酸-蛋白分析仪(Beckman, DU-640)。②胰岛素检测试剂: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盒,购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③生长激素检测试剂:生长激素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盒, 购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④实验动物:Wistar大鼠(雄性)体重为100~130 g,共60只;雌性体重为80~110 g,共60只, 购于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实验动物整个实验期间均在二级动物(清洁级)实验室饲养。 2.动物实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喂饲基础饲料(A组,参照AOAC配方)、高蛋白质饲料(B组)、高脂肪饲料(C组)、高碳水化合物饲料(D组)、高能量饲料1(E组)、高能量饲料2(F组)。其中要求A~D 组饲料所含能量相同(均为1 546.32 kJ),E、F组饲料所含能量分别是基础中料组能量的1.2和1.4倍(即分别为1 855.58和2 164.80 kJ)。各组饲料配方及所含能量构成比分别见表1和表2。每2只大鼠饲养于1笼中,人为控制加食量,使每只大鼠平均摄入量相同(雌雄分别对待),以便控制能量摄入。饲养30天后,断头取血,制备血清以备检测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制备血浆以备检测瘦素用。血清和血浆均贮存于-85℃超低温冰箱中。
表1 各实验组饲料配方(g/100 g饲料)
组别 酪蛋白 豆油 淀粉 混合无机盐 混合维生素 纤维素 总能量(kJ) 基础饲料组 10.00 8.22 63.90 3.50 1.00 13.38 1 546.32 高蛋白饲料组 30.00 8.22 43.90 3.50 1.00 13.38 1 546.32 高脂肪饲料组 10.00 16.44 45.41 3.50 1.00 23.66 1 546.32 高碳水化合物组 10.00 4.00 73.40 3.50 1.00 8.10 1 546.32 高能量1饲料组 10.00 23.49 48.00 3.50 1.00 11.36 1 855.58 高能量2饲料组 10.00 35.00 49.35 3.50 1.00 8.00 2 164.80
表2 各实验组饲料三大生热营养素提供能量百分比(%)
组别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基础饲料组 10.82 20.02 69.16
高蛋白饲料组 32.47 20.02 47.51 高脂肪饲料组 10.82 40.04 49.14 高碳水化合物组 10.82 9.74 79.44 高能量1饲料组 9.03 47.68 43.29 高能量2饲料组 7.62 60.00 32.38
3.瘦素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取0.5 ml血浆,加入琼脂糖凝胶4B 后离心,再加含抗瘦素抗体的琼脂糖凝胶,进行免疫沉淀蛋白质。100℃加热3分钟, 使样品中蛋白质变性,离心、取上清液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结束后,将凝胶固定,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将凝胶上的蛋白用电转移法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先用一抗(即抗瘦素抗体)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然后用二抗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最后用蛋白质发光检测试剂盒(针对HPR)检测,X光片下曝光,用照相机拍照记录结果,同时用CS-960双波长飞点扫描仪对X光胶片上的曝光班点进行密度扫描,以便对瘦素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瘦素水平越高,密度扫描峰面积值(DM)越大。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诱导大鼠肥胖过程中体内激素及ob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下一个医学论文: 北京市41 47岁人群出生时发育指标与成年期糖耐量减低的关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