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慈姑自然群体异交率的定量估测测 |
|
果培养出幼苗,每家系抽取幼苗20~40株为子代样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异交率研究常用多基因座估计法进行[2,7,8]。水生植物克隆繁殖发达[9,10],给选择遗传标记带来困 难[6],最近的有关研究仍采用单基因座估计法[11~14]。本研究中异交率的估测采用同工酶单基因标记和经典的统计模型[3,15]。在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多种同工酶进行分析后,筛选一明显而可靠的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检测亲代样本在标记基因上的基因型频率,推算花粉库中雄配子体基因型频率;抽取标记基因上为纯合型母本的子代检测标记基因上的杂合率,计算异交率最大可能性估计值[13,14]。
2 结 果
2.1 群体的自然状况 群体CL9609:位于湖南省茶陵县湖里(26°50′N,113°40′E)沼泽,长瓣慈姑生于沼泽周缘一150m2的弃耕田中,水深0~10cm,花序平均密度11.0个/m2,具2个或更多花序的植株占60%左右,伴生植物为禾本科、莎草科若干种。取样时间为9月上旬。 群体HA9610: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城郊(31°20′N,114°40′E),野慈姑生于一面积约180m2的莲塘中,水深5~30cm,莲与野慈姑混生,莲叶为挺水状态,伴生植物还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及禾本科、莎草科若干种。野慈姑花序平均密度43个/m2,具2个或更多花序的植株占30%左右。取样时间为10月初。 群体WC9611: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郊南湖附近(30°30′N,114°20′E),野慈姑生于一面积约400m2的莲塘中,塘中无积水,莲叶已干枯、倒伏,伴生植物还有空心莲子草及禾本科、莎草科若干种。野慈姑花序平均密度2.0个/m2,具2个或更多花序的植株占80%左右。取样时间为11月初。 2.2 遗传标记与亲本基因型频率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得到供试材料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ER)、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等8种同工酶酶谱,经反复比较分析,发现酯酶同工酶Est-1是最为明显且稳定的多态基因座(图1),故选择该基因座为遗传标记。本研究所用标准电泳条件[分离胶浓度10%、a:b=37.5、pH=8.9、胶板规格120mm(长)×104mm(宽)×1mm(厚);浓缩胶浓度4%、pH=6.8;电极液为Tris-甘氨酸缓冲液,pH=8.3;稳压250V,电泳3.5h]下,该基因的迁移率Rf=0.28~0.34。
图1 野慈姑湖北武昌群体酯酶同工酶酶谱,示异交率定量估测所用遗传标记(Est-1基因座) 基因型:1,8,9——Est-12/Est-12;2——Est-11/Est-13;3,6——Est-11/Est-11;4,5,7,10——Est-11/Est-12
野慈姑3个群体的亲代(孢子体)样本在Est-1位点上共被检出3个等位基因:Est-11、Est-12和Est-13,它们组成了6种基因型。各群体亲代孢子体在标记基因座上的基因型频率及据此推算出的配子体基因型频率见表1。
表1 野慈姑3个自然群体在Est-1基因座的基因型频率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全自动荧光标记DNA测序法检测利福平耐药结核杆菌rpoB基因突变 下一个医学论文: 黄瓜黄绿叶突变性状的遗传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