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州市致腹泻弧菌及肠毒素检测分析 |
|
徐文杰 周思奇 侯兰 尹克启
已相继确认弧菌属中有11种弧菌对人有致病性,但对致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滕州市致病性弧菌种类、分布、构成特征和毒力因子等特征,我们自1987年以来,对滕州市疑似霍乱样腹泻病人粪便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1987~1994年每年的5~10月,对各乡镇医院和市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疑似霍乱样腹泻病人采便3 286份,送细菌室分离培养并鉴定。 2.诊断试剂:霍乱O多价冻干诊断血清、非O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霍乱抗毒素诊断血球等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ETEC-ST试剂盒由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提供。 3.致病性弧菌的分离和鉴定:参照福建省卫生防疫站陈拱立编《弧菌科分类及致泻菌》。 二、结果 1.致病性弧菌检出及分布:从3 286份中检出致病性弧菌153株,检出率为4.65%,其中各菌株数见表1。 2.非O1群霍乱弧菌血清分型:118株非O1群霍乱弧菌可分型者71株,分布15个血清型,以O2、O10、O9和O8居多,分别为21株、16株、8株和7株。其余呈分散状态,O7和O51各3株,O3、O11、O32和O52各2株,O6、O16、O18、O45和O88各1株。 3.致病性弧菌肠毒素检测:用反向血凝试验检测类霍乱肠毒素,用ELISA法检测耐热肠毒素,结果见表1。
表1 致病性弧菌肠毒素检测结果
菌群 检测 株数 类霍乱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 阳性数 阳性率(%) 阳性数 阳性率(%) 非O1群霍乱弧菌 118 44 37.3 38 32.2
溶藻弧菌 7 0 0.0 7 100.0 副溶血性弧菌 3 0 0.0 3 100.0 河弧菌 7 1 14.3 0 0.0 弗尼斯弧菌 6 2 33.3 0 0.0 创伤弧菌 7 0 0.0 0 0.0 麦氏弧菌 5 1 20.0 1 20.0 合计 153 48 31.4 49 32.0
三、讨论 我市是霍乱老疫区,1982年前曾发生过霍乱流行,由于加强对水、食品、腹泻病人检测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至1994年底再未发生霍乱散发和爆发。近年来发现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样腹泻有上升趋势。本次由非O1群霍乱弧菌检出类霍乱肠毒素的比例最高,说明它在毒力和致病性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应予重视。 检测非O1群霍乱弧菌耐热肠毒素多采用乳鼠灌胃试验,我们应用ELISA法取得良好效果,从而验证了1985年Handa等报道非O1群霍乱弧菌能产生一种耐热肠毒素的报道。提示耐热肠毒素可能是非O1群霍乱弧菌的一种重要毒力因子。
作者单位:277500 山东省滕州市卫生防疫站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因素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非正规医疗地点求治性病者求医行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