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 内的实践和 系统 外的思考 |
|
么样吧。从此她不再为消除症状而努力。令她感到万分惊奇的是,症状居然奇迹般 地消失了。这一个案对笔者的触动极深,也使我们对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有了进一 步 的理解:不刻意追求消除症状而达到消除症状之目的,不想治好而达到治疗的结果。在学系 统治疗之前,笔者曾在一篇总结神经症的个别心理治疗的文章中,阐述了这样的思想:要消 除焦虑,首先要改变对焦虑的态度,不要追求对焦虑的消除(2)。学会接纳焦虑并 与之和平共处,从而达到减轻焦虑的目的。如能更进一步,即,不仅接纳焦虑 症状,而且能在症状中寻找意义,与症状交好朋友,则使病人获益更大。如能认识到中国的 一句传统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现在遭受这种症状之苦 ,正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如果体验到这么痛苦的情绪却还能心平气和地与之相处,那么, 将能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这均是从中国的道家“无为”的思想及儒家的“中庸之 道”吸取的理论精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这种对变化的超然态度及悖论干预的策略,均与东 方传统思想不谋而合。即,君子所见略同。 系统式家庭治疗另一魅力所在,是它的强大的生命力。系统式治疗强调治疗作为扰动的功能 ,注重的不是治疗而是扰动,及扰动所引起的变化。治疗师只需对家庭系统进行扰动从而引 起 变化。至于变化成什么样子则并不考虑。它并 不认为什么样的家庭是健康的、好的,因而这就使得它的适用性具有非常广阔的 领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类型的家庭,不同的问题与症状均可适宜于系统式治疗。如在 比较强调忠孝、克己的东方家庭同样可以在治疗师的扰动下发生变化。并且,似乎治疗性的 扰动更能引起具有较多禁忌与硬性现实构想的东方家庭系统的变化。例如,东方家庭常会有 这样的现实构想:青少年时期不会有性爱的欲望,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孩子的学习成绩好 是理所当然的,用不着表扬,而缺点与错误则是必须要批评的;一对恋人结婚以后就成了一 家人了,用不着不断地表达爱意,也不用为对方的好意表示感谢;父母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 孩子,万一不小心孩子出了事就不好办了;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是家里的小皇帝等等。这些 家庭的现实构想常是问题产生的温床,而扰动促进了系统之内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的理解, 冲击了传统的家庭理念。因此,笔者在应用系统家庭治疗时,不仅极少碰到象其它治疗理论 所碰到的那种文化上的抵触,而且常见到奇迹般的效果。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帕罗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疗惊恐障碍 下一个医学论文: 住院森田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