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甲型肝炎疫苗免疫的成本效益分析

0万。
  2.甲肝疫苗免疫效果有关数据:目前国内使用的甲肝减毒活疫苗具有高度安全性,接种者未见肝功能异常,接种后24~48小时只有0.83%~2.1%的接种者局部出现弱反应,全身弱反应也只有5%,且不用处理在72小时内消失[2,3]。故本次研究将甲肝疫苗接种的副反应处理费用忽略不计。接种的近期保护率达100%[4]。由于尚缺乏长期的考核,参照国外甲肝灭活疫苗免后抗体维持时间的有关研究[5],设定此次疫苗保护期10年,保护率80%,
  3.有关经济数据:根据1996年嘉兴市甲肝疫苗接种的费用统计,甲肝疫苗每人接种成本合计为18元(包括每人份的疫苗价格13元,疫苗的运输、冷藏和注射针筒、皮肤消毒等消耗3元,接种劳务费2元);测定HAV-IgG抗体的筛选试验的人均成本为8元(包括针筒、皮肤消毒、试剂消耗和劳务成本)。筛选试验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为95%[6]。
  4.病人费用测算:根据对嘉兴市城郊地区1996年的所有103例甲肝病人的调查结果。病人因患甲型肝炎的直接损失为6 487.37元(直接调查法)、误工损失2 332.38元(人力资本法)和无形损失5 000元(支付意愿法)。
  二、成本效益分析计算方法:
  1.成本效益值计算:以疫苗接种所需费用为成本,以接种疫苗后减少发病而避免损失为效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BCR值=接种疫苗产生的效益(B)/接种疫苗所需费用(C)

其中:B=N×Pi×Ct×Lp×t,C=N×(每人份疫苗耗费)
式中N:接种人数,Pi:预期年发病率,Ct:每例病人的因病损失费,Lp:疫苗保护率,t:疫苗保护年数。
  2.成本效益平衡点分析法:计算接种疫苗的成本与效益相等时的预期发病率(I),公式如下:

I=Cv/(Cb×Ev×t)

式中Cb:病人患病损失,Cv:疫苗接种成本,Ev:疫苗保护率,t:保护期。
  3.抗体水平平衡点分析法:如果抗体筛选后接种和直接接种两种方案的成本效益值相等,则平衡点的抗体阳性率(p)公式:

p=Ct/(Cv+Cse) 

用筛选试验的特异度m和敏感度n校正,则:



式中Ct:筛检试验费用,Cv:疫苗接种费用,Cse:疫苗副反应处理费用。
  当抗体阳性率大于该p'值时,筛选方案更具成本效益,应优先选择。

结果

  一、成本效益分析:
  1.成本效益值计算:根据上述有关数据,以接种10万人计算,预计每年可减少发病41.15例,分别计算:
  (1)接种成本总和(C):18×100 000=1 800 000元
  (2)接种产生的总效益(B):(6 487.37+2 332.38+5 000)×41.15×10×80%=4 549 461.52元
  (3)成本效益比(BCR):4 549 461.52/1 800 000=2.53
  2.成本效益平衡点分析:由于疫苗接种的效益与接种人群的预期发病率有关,发病率越高,效益越大,二者呈正相关,其成本效益平衡点的发病率为:16.26/10万。
  3.两种方案的选择:选择抗体水平平衡点分析比较直接接种和筛选后接种两种方案,其成本平衡点抗体阳性率为49.25%。即可认为当接种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大于50%时,筛选后接种方案更具效益。否则选择直接接种。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病毒性肝炎病家防病状况与家庭二代发病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妇女胎
    肾移植供者肝炎等病毒和螺旋体的调查
    广西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的
    肝炎灵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两种新发现的肝炎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海南省汉族和黎族中乙型肝炎病毒前核心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