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氮在急诊医学的进展及应用 |
|
用NOS 的抑制剂 L-NMMA治疗休克,具有较好疗效〔12〕。这为内毒素引起的休克治疗 展示了前景,同时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降低休克的病死率,可能与其抑制NOS的 活性,减 轻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阻止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和发 展有关。 3.4NO与脑血管梗死: NO在神经系统中具有下列生理功能:(1)调节神经介质的释放;(2)由脑血 管内皮和脑血 管外膜自主神经释放的NO调节大脑的血流量;(3)通过神经元中N OS的激活而产生NO,影响 大脑中的小动脉,从而调节大脑血流量。脑血管梗死时 ,多种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到细胞外间隙中,刺激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使细 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神经元内,激活NOS,使神经元 产生 和释放的NO增多。局灶性 脑缺血时,脑内也产生大量的NO。NO与O2反应,形成NO造成脑损害。动物实验表 明,如果在动物脑缺血前给予SOD,可显著减少脑组织的梗死体积。但过量的NOS抑 制剂也可抑制脑血管内皮的NOS活性,使内皮细胞产生的NO减少,阻碍了 脑血管扩 张,并减少了对血小板粘附抑制作用,反而加重脑损伤。 4.NO的临床应用 如前所述,目前临床应用NO主要是采用吸入NO的方法来治疗患者〔13〕。吸入 前,NO 气体应与N2预混成(100~1 000)×10-12 mol/L的浓度贮于钢瓶中 ,使用 前尽量缩短NO与O2的接触时间 ,以减少NO2的生成,新鲜的Na2CO3可吸收 NO2,使其浓度降低。NO具有高度亲脂 性,吸入NO不仅可直接到达肺泡产生血管 舒张作用,而且可穿过支气管上皮屏障,到达支气 管平滑肌从而使其舒张。Dupu y等〔14〕的研究证实,对乙酰甲胆碱诱发的支气管 痉挛豚鼠吸入(5~300)× 10-12 mol/L的NO,其气道痉挛可以逆转,并具 有剂量依赖性。进一步的研 究表 明,雾化吸入可释放NO的S-硝基-N-甲基青霉胺也可使气道阻力下降。Foube rt等〔15〕给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吸入80×10- 12mol/L的NO,发现哮喘组气道反应性降低,而COPD组及 健康对照组则无此发现 。上述 研究虽表明吸入NO有舒张支气管和降低气道阻力作用,但吸入高浓度NO则 可产生毒性反应 。这主要因为NO可与氧结合形成二氧化氮(NO2 ),后者有很强 毒性作用。实验表 明NO2浓度>50×10-12mol/L可立即引起肺水肿;如果NO >5 000×10-12 mol/L时,NO还可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形成 高铁血红蛋白血 症,并使表面活性物质失活引起严重肺水肿。吸入低浓度(<50×10-12mol/ L)NO几乎无 毒性反应,当吸入浓度<10×10-12mol/L时,血红蛋白与NO结合 者占0. 13%,所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占0.2% 。给兔吸入43×10-12 mol/L的 NO和3.6×10-12mo l/L的NO2(连续6日)后,光镜下未见肺水肿; 给小鼠吸 入10×10-12mol/L的NO,6个月后未见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升高,但可见 脾脏 增大和胆红素轻度增高。因此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署规定工作时NO浓度应低于25×1 0-12mol/L,目前治疗患者时推荐吸入NO浓度应<50×10-12 mol/L。 5.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NO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因子,由于NO的两面性作用使其在急危重症疾 病的发病 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低浓度NO具有对血管、 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 作用,高浓度NO具有细胞毒性作用,表现为与血红蛋白结合 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使肺泡表面物质失活,细胞功能变性坏死,DNA脱氨基等 。目前在NO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如:(1)一定浓度的NO具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溶血法培养在细菌L型检出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再造门诊流程 构建和谐医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