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较重、舌苔黄厚者可加大大黄剂量,以增加大便次数。对照组除用阿托品、度冷丁、雷尼替丁解痉、镇痛、制酸外,每日静脉滴注654-2注射液20mg,有19例患者用5-氟脲嘧啶,每日50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1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为2.82天,对照组为5.85天,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王氏[8]自拟通腑汤治疗本病69例。基本方:蒲公英30g,白芍12g,胡黄连、元胡各15g,生大黄20g(后下),芒硝50g(冲),枳壳、柴胡、厚朴、木香各10g。大便次数每日保持3~4次,大便稀者去芒硝,大黄减量;热毒明显者第1天加二花、连翘各15g。日2剂,水煎服。有蛔虫形成胆囊疾患者加川楝、乌梅各15g;呕吐甚者加姜半夏10g,竹茹6g。恢复期去大黄加白术、茯苓、太子参各12g。治疗结果:69例均痊愈,除1例休克患者给予输液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外,余均用上述中药治疗,治愈率为100%。
施氏[9]对38例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了显著效果。治疗方法:生大黄粉30g,玄明粉30g,加温水至100毫升保留灌肠。同时用生大黄粉10g,玄明粉12g加温水至50毫升口服,每天1次。症状缓解后,予以大柴胡汤加减巩固治疗。组方:柴胡、白芍各15g,法半夏、枳实各10g,延胡索、黄芩、木香各9g。每日1剂,2次服完。西医给予抑制胰液分泌,采用禁食、解痉、减压等法,必要时补充液体,注意调整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治疗结果:痊愈31例,显效5例,无效2例。
以上资料表明,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不仅能较快地消除临床症状,而且能改善胰腺血流循环,防止出血坏死,具有解热泻毒、通腑和胃、疏肝理气、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之功效。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