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王氏[22]观察了6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发现RBC-C3b受体花环率低于正常,RBC-IC花环率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辛氏[23]、李氏[13]报道与上述相符,经治疗后,RBC-C3b受体花环率可升高至正常范围。黄氏[21]报道糖尿病患者RBC-C3b受体花环率显著下降,RBC-IC花环率显著上升,这种改变与糖尿病分型无关,而与患者是否并发感染有关。陈氏[19]、管氏[20]的研究结果亦同。
上述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状态下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尤其在血糖未得到控制时,这种改变更为明显。这是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感染的一个重要内因。当然,高血糖、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以及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亦与感染密切相关[2]。
3 糖尿病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理探讨
关于糖尿病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确切机理,尚在研究之中,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3.1 胰岛素缺乏
自1977年Besedovsky首次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后,胰岛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许多免疫细胞的胞膜上有胰岛素受体存在[24],胰岛素在体内外作用都能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可使单核细胞上HLA-DQ抗原表达增加,抗原提呈功能增强[25]。糖尿病时胰岛素功能低下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曲氏[12]、李氏[26]实验研究均证实上述观点。
3.2 高血糖
高血糖导致红细胞膜代谢改变,影响了红细胞的免疫功能[23]。体内蛋白质的糖基化可导致免疫球蛋白功能低下。
3.3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血管并发症可影响机体局部对感染的反应,包括细胞和体液因素。
3.4 DNA损伤
研究发现[27][28]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中氧化损伤的DNA增加,淋巴细胞DNA单链断裂增多,这是免疫细胞功能损伤的物质基础。
3.5 其它
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等因素亦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4 小结
综上所述,糖尿病易并发感染与其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密切相关,但其确切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另外,目前对于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疗尚未开展,而中医药在该领域有明显优势。统计表明,临床糖尿病患者有75%属脾气亏虚、气血不足之证,而中医脾虚与免疫防御功能的低下密切相关[29],提示运用健脾益气、补益气血法防治糖尿病并发感染,可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