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体内脏器的震动相一致时,就能使身体与音乐发生同步共振,产生心理的快感,使身体的各部机能组织所形成的工作线处于最高极限的运动状态。使患者感到精神振奋,备受鼓舞,心旷神怡。音乐疗法的物理和心理作用认为美妙的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声波运动,是一种物理能,它能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其次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心理感应。音乐能平衡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不良情绪,消除外界不良因素所造成的“高度紧张状态”,放松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应激能力,协调机体的生理功能。证明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帮助癌症患者更好应付疾病且活得更长完整。一首悠扬抒情的歌曲可起到松弛肌肉、催眠、镇痛的作用且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激发精神体力,同时能调节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的各系统,调节心脏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心脑肾的血液供应,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新陈代谢等都有重要作用。音乐还能淘治个性,使人积极、乐观、开朗、恢复信心,改变不良行为和习惯等。并且通过音乐信息,激发人体潜能,增强肌体免疫力,使人体阴阳气度疏密匀肠,平和有秩[13]。
不同的音乐曲调,产生不同的效应。《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根据五形人的不同特点,与五声音节对应,土形人选宫音、金形人选商音、木形人选角音、火形人选徵音、水形人选羽音,对调整心理状态有较强的作用。五行相克的理论应用于音乐、治疗、施乐原则为:怒伤肝,悲胜怒,而选商调;喜伤心,恐胜喜而选羽调;思伤脾,怒胜思而选角调;忧伤肺,喜胜忧而选徵调;恐伤肾,思胜恐而选宫调。现代医学研究证明“E”调使人安静,“D”调热烈,“C”调和谐,“B”调哀愁,“A”调高扬,“G”调浮躁,“F”调淫荡[2]。
医学研究证明[13],癌症病人与不良情绪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有暴躁、孤独、绝望、焦虑、愤怒、烦躁不安、悲哀的恶劣情绪,根据五音原理,可用下列方法治疗。
暴躁在五行中属“火”。在情绪暴怒时,应听些属“火”的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夜曲》之类曲目,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
孤独在五行中属“土”在孤独苦闷同时,应多听些角调式音乐,如《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等,此类乐曲生气蓬勃,亲切清欣,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净化心灵,使其从忧虑及痛苦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痛苦欲绝,欲哭不能情况下,应听商调式乐曲,如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伧》交响曲等,乐曲高亢悲壮,能发泄心头郁闷,抒发情感,使人情绪松弛。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愤怒的情绪极易伤肝,肝喜条达,易疏泄,故易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克莱德曼》现代钢琴等,曲调亲切清欣,生气蓬勃,能疏导发泄愤怒的情绪。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此类患者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对生活丧失信心,产生绝望,应听欣快、明朗的徵调式,如《轻骑兵进行曲》等,重新唤起美好未来的希望。
绝上所述,癌症患者的发病,是自然、生理、生物、社会、心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使是主要自然因素所致的肿瘤疾病,也与社会属性中的某些因素有关,癌症患者具有不良心理因素,性格缺陷和情绪障碍三大基本心身疾病的病理特点。音乐疗法可通过改善病人不良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防癌的目的[14]。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