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131I-MIBG可浓聚在正常肝中,小病灶常显示不清楚〔8〕,应用SPECT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但123I-MIBG不增加病灶的探测率〔9〕。
三、201Tl
201 Tl主要积聚在肿瘤活细胞内,在含炎性细胞的结缔组织内也有少量积聚,而坏死组织则不浓聚201Tl。201Tl在肿瘤内的浓聚是多因素的,包括血流、肿瘤活性、钠-钾ATP酶系统、非能量依赖性转运系统、钙离子通道系统和细胞膜通透性等。201Tl的摄取不受类固醇、化疗或放疗的影响,但放疗和化疗可抑制67Ga的积聚。治疗前测定肿瘤对201Tl的亲和力是判断治疗反应的重要因素。201Tl肿瘤显像的最佳时间是注药后20~60min,淋巴瘤则为注药后3h,因此时201Tl病灶与本底比值较高。一般剂量为111~148MBq。正常情况下201Tl分布在侧脑室脉络丛、泪腺、甲状腺、心肌、肝、脾、肾、肠等,肌肉摄取均匀,骨髓无放射性,愈合伤口处有少量放射性摄取。201Tl的清除较慢,生物半衰期10d。201Tl诊断肿瘤的灵敏度为100%,组织细胞增多症、良性骨肿瘤、应力性骨折和炎症患者可出现假阳性。
静脉注药后30min,可进行原发性神经肿瘤显像,已表明示踪剂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清除迅速,如仅行延迟显像,可致漏诊。正常脑组织从脑脊液中摄取示踪剂,并与神经元活性有关,白质中几乎无201Tl摄取。201Tl不能透过完整的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的破坏不是影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病灶积聚201Tl的唯一原因,脑梗塞灶可少量积聚201Tl。201Tl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摄取同样也依赖于钠-钾泵的ATP酶活性,以及存活的肿瘤细胞中经K/葡萄糖复合转运系统激活的膜转运蛋白〔10〕,其在残留、复发肿瘤中的聚集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存活的肿瘤细胞体积成正比。201Tl也积聚在诸如脑膜瘤和垂体腺瘤等良性肿瘤中〔11〕,在放射坏死的肿瘤中其集聚很少或阴性。甾醇类激素的给予不影响其摄取。脑部病灶的阳性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病灶大小和位置,小于2cm、位于中央或近颅底或近血管结构的病灶可漏诊。201Tl显像诊断恶性神经胶质瘤和脑膜瘤有高的灵敏度,而垂体瘤和蝶鞍旁肿瘤、低度恶性神经胶质瘤、脑干瘤的灵敏度较低,后窝肿瘤和听神经瘤的灵敏度介于两者之间。幕下病灶(如成神经管细胞瘤)不易诊断,这可能与病灶恶性程度较低有关。病灶处放射性定量评价更有帮助,多数神经系统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的放射性比值大于2.5,小于1.5则提示为良性病灶〔12〕,特别有助于未经治疗病灶的诊断,但评价经治疗的肿瘤则不可信。
此外,201Tl显像还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病率30%)和弓形体病(发病率60%)的诊断。淋巴瘤对201Tl亲和力高,而弓形体病感染则仅有轻度的摄取。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灶的摄取比值通常大于2.5〔13〕。201Tl显像对如神经胶质瘤残余病灶与术后或放疗疗效监测是有意义的。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病灶侧201Tl摄取增加高度提示复发,而坏死和炎症感染灶很少显示摄取〔14〕。
有时,201Tl与99Tcm-HMPAO联合显像可证实或排除肿瘤复发。201Tl摄取以对侧相应部位作比较,而99Tcm-HMPAO的摄取以小脑放射性作比较,肿瘤复发者201Tl显像T/NT一般大于3.5,如201Tl显像放射性比值为1.1~3.4,而病灶与小脑的99Tcm-HMPAO放射性比小于0.5,则可排除肿瘤复发。如201Tl比值为1.1~3.4,而99Tcm-HMPAO比值大于0.5,则肿瘤复发不能完全排除〔15,16〕。
201Tl用于诊断甲状腺癌的优点有:比131I吸收剂量低,检查前患者无需停用甲状腺激素,另外有利于探查约25%分化好的甲状腺癌转移灶和无碘摄取功能的复发病灶的诊断。201Tl显像诊断甲状腺癌转移灶的灵敏度为35%~95%,但应注意甲状腺癌对201Tl的摄取并非特异,其对肺、骨和对侧膈下转移灶的诊断灵敏度低于131I扫描。而对大嗜酸性细胞甲状腺癌131I扫描持续阴性、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升高、131I扫描阴性者201Tl显像是有用的。
在探测原发性骨肿瘤累及范围和随访化疗的效果方面,201Tl比99Tcm-MDP和67Ga更精确,因前者在骨愈合部位无放射性沉积。对化疗有组织学反应的骨肉瘤患者,其肿瘤部位的201Tl摄取明显降低。研究表明,术前化疗后坏死大于90%的患者预后较好,而201Tl显像可用于评价坏死程度〔17〕。一些良性病灶包括骨折也可出现放射性集聚,Pagets病、骨纤维发育不良和急性骨髓炎均有明显的201Tl摄取。201Tl也可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