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可寄生于巨噬细胞及其它吞噬细胞。如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系统不全的狗,在组织中形成慢性弥漫性细胞性(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或有结构不完整的微内芽肿形成。对感染有抵抗的无症状的感染动物可能形成上皮样肉芽肿,提示存在有效的细胞免疫。
诊 断
(一)病原体诊断:组织吸取物涂片后作姬姆萨染色可见到无鞭毛体。一般根据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见到无鞭毛体而作出确定诊断。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来鉴定感染组织中无鞭毛体更为敏感。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以从多种标本中鉴别利什曼原虫,敏感性更高。
(二)免疫学诊断:包括利什曼原虫抗体的测定及细胞免疫的测定。细胞免疫的测定包括周围血淋巴细胞针对利什曼原虫抗原的细胞因子产生或增殖反应情况等。利什曼原虫抗体测定有几种方法,如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这些方法均较为敏感,但与锥虫属,巴贝虫属之间存在交叉反应。血清学反应也可固定,艾滋病患者往往阴性,需做直接镜检,培养及PCR等。局限性皮肤利什曼病必须做直接检查。免疫学检查也适宜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治 疗
目前,对于利什曼病尚无普遍有效的治疗方法。犬利什曼病预后较差,且经常复发。目前常用的药物为锑剂,如葡萄糖酸锑钠,成人给予20mg~60mg/kg/d,肌注。其它还可应用抗微生物药,如氨苯砜、利福平、甲硝唑等药物。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如别嘌呤醇,抗真菌剂如酮康唑、九曲康唑等。还可应用物理疗法如局部热疗,冷冻治疗等。对于遗留的瘢痕,可用外科切除等方法治疗。目前,还有一些新疗法,如应用细胞因子,植物浸出膏等。
预 防
利什曼病的预防主要针对寄生虫及控制宿主。彻底消灭哺乳动物宿主是不切实际的,且可能导致利什曼原虫对宿主适应性的提高。控制媒介物是更为可靠的策略。昆虫的活动范围很局限,在居住区控制白蛉,可使用杀虫剂海尔地斯。某些植物可以抑制白蛉体内的利什曼原虫,减少感染发生。目前,无有效的商业化的疫苗可以预防利什曼原虫感染。
结 语
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利什曼病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控制利什曼病的长期的目标是研制疫苗及安全、口服、短期即可治愈的药物。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