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还包括(或部分包括)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
游离甘油的测定用1,3-13C2甘油作内标,用甲醇沉淀蛋白并提取甘油,用正己烷洗去甲醇提取液中的少量脂质,将甲醇提取液挥发干,经衍生后用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甘油衍生物。此法是1992年建立的,建立此法的原因是目前绝大多数TG常规分析用酶法测总甘油,测游离甘油的试剂尚不十分可靠,单独一个测净TG的参考方法难以满足TG标准化的需要。
3.HDL-C和LDL-C:血清不同脂蛋白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其理化性质存在一定重叠,准确测定他们的胆固醇含量十分困难。HDL-C和LDL-C标准化首先要定义HDL和LDL,其依据应是目前血脂与心血管病关系研究资料中HDL和LDL的定义。目前CDC的HDL-C和LDL-C参考方法为超速离心-化学沉淀法(β定量法)。用超速离心法去除血清中密度小于1.006的组分(顶部组分,主要为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测定底部组分(BF)胆固醇(BFC),用肝素-锰离子试剂沉淀BF中的LDL,测定上清液中的HDL-C,从BFC中减去HDL-C得LDL-C。BFC和 hDL-C的测定均采用ALBK法。LDL-C中包括脂蛋白(a)和中间密度脂蛋白。
4.血清参考物质:CDC血清参考物质一直是CDC血脂参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准确性转移都是通过这些物质实现的。CDC血清参考物质是经参考方法准确定值的冰冻混合血清。这些物质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而且应用范围广,是目前性质明确、质量好的血脂分析物质。它们以往的应用主要是TC、TG和HDL-C。LDL-C的标准化工作刚刚开始,初步研究证明LDL-C对冰冻比其它血脂指标敏感,血清冰冻后LDL-C下降,但在参考方法中LDL-C下降发生在冰冻初期,在以后的贮存中不再下降,说明冰冻血清用于LDL-C参考方法的标准化是可行的。CDC血清参考物质的制备过程大致如下。取来自不同个体的血清,测定血脂后冰冻(-70℃)保存,按血脂水平需要将适当水平的血清化冻后混合。高胆固醇血清用添加血清脂蛋白(乙醇沉淀法制备)的方法制备,高TG血清添加蛋黄提取物。混合血清滤过0.22μm的滤膜后分装于玻璃小瓶中,冰冻保存。随机取一定数量的小瓶,用参考方法分析血脂12次,每次分析两瓶,每瓶分析两份,用所得48个结果检验均匀性和计算参考值。
三、CDC-NHLBI血脂标准化计划
此计划始于1957年。建立此计划的最初原因是当时许多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要求血脂分析的可靠性和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可比性。到目前为止己为100多个美国和国际心血管病研究提供血脂分析标准化。除此之外,它还为血脂分析方法学研究实验室、质控调查计划中的参考实验室和血脂分析仪器试剂生产厂家实验室中血脂分析的质量提高与保证做出了突出贡献。此计划的目前版本如下。
1.对象:美国国内的血脂研究实验室、参加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的实验室、公共卫生实验室、质控调查计划和标准化活动中的参考实验室;国际上参加重要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的实验室。
2.标准化程序: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评价阶段,评价申请者的分析质量及所用分析系统有无基质效应。申请者分析CDC提供的6种冰冻血清6次,每次每种血清分析2份;收集6个病人血清,将每个病人血清一分为二,一组在分析CDC血清的同时分析血脂一次,每种血清分析2份,另一组冰冻后送CRMLN实验室。若申请者分析结果满足此计划的分析质量标准,且无基质效应,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为主要评价阶段,评价申请者血脂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维持分析质量的能力。申请者分析CDC提供的9种冰冻血清和2种自己血清8次,每次每种血清分析2份。第三阶段评价申请者长期维持分析质量的能力。申请者每季度分析9种CDC冰冻血清和2种自己血清4次,每次每种血清分析2份。进入此阶段的申请者,CDC发给证书,申请者每通过一次季度考核,CDC发给胶签一个,贴在证书的相应位置。证书每年换发一次。
四、CRMLN
建立此网络的背景是有些血脂分析系统对冻冷血清参考材料有基质效应,它们的分析质量不能通过CDC冰冷材料溯源到参考方法上来。1988年CDC建立 了CRMLN,以便于生产厂家和临床实验室直接用新鲜血清与参考方法对比分析结果。目前此网络有美国实验室6家,国际实验室6家,其中的一家亚洲实验室为日本大阪癌症与心血管病医学中心。网络实验室均采用ALBK法测定TC,TG和HDL-C多采用专用对比法,TG为酶法(包括游离甘油和总甘油两部分),HDL-C为硫酸葡聚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