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提呈给自身反应性T细胞,但其并非全能的抗原提呈细胞,不能将T细胞完全活化。为此,Gold等研究了星形胶质细胞对T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发现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种非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抑制T细胞的活化。在T细胞活化后期,在T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物中加入糖皮质激素,可明显增加T细胞的凋亡。而且,由于用类固醇受体阻断剂RU486可以阻断胞浆类固醇受体,故认为该种效应具有特异性[7]。并且,缺少协同刺激因子的小胶质细胞在抗原提呈时,可诱导T细胞凋亡通路的类似活化[1]。以上结果表明,CNS局部细胞可能给T细胞一个凋亡刺激,并且这个刺激受多种体液因素如内分泌因素的影响。
2.4 细胞因子减少 Zettl等在神经源性的T细胞加入大剂量的外源IL-2,阻止了过氧化氢诱导的T细胞凋亡,说明IL-2的产生减少是过氧化氢诱导T细胞凋亡的一个机制[5]。此外Akbar和Salmon在研究后认为:只有在IL-2持续存在的条件下,活化的T细胞才能进行克隆扩增和抑制凋亡,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相反,IL-2的减少可使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而使T细胞易于凋亡。并且,IL-4、IL-7和IL-15也有类似作用[8]。这说明某些细胞因子的减少可能是CNS中T细胞凋亡的一个机制。
Parijs等在Fas和Bcl-2的转基因动物后证实,Fas和Bcl-2调节不同的凋亡通路,在T细胞稳态中起着不同的作用[9]。由此可见,以上几种因素并不是单方面起作用的。
总之,T细胞的凋亡是一个复杂的、有多种因素协同参与的过程。并且由于CNS为“免疫豁免”部位,所以对CNS中T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
3 CNS炎症时T细胞凋亡的诱导治疗
CNS中炎性疾病的治疗有3种策略:阻止炎细胞对CNS的破坏,加强损伤的神经系统功能和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的髓鞘。T细胞凋亡可消除造成临床CNS炎性病变的炎细胞从而阻止其对CNS的破坏,故T细胞凋亡的诱导可用于治疗CNS炎性疾病。
3.1 糖皮质激素诱导凋亡 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治疗方案是降低炎症和加快康复。目前主要依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作为该种神经系统失调的治疗药物,如用于MS的急性复发。McCombe等用流式细胞分析及碘化丙锭染色的方法对糖皮质激素使Lowis鼠EAE模型的T细胞凋亡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Vβ8.2+T细胞和MBP反应性T细胞均因凋亡而减少[10]。这说明诱导炎性T细胞的凋亡是CNS炎症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一个机制。
3.2 特异性抗原诱导凋亡 已用于实验自身免疫失调的另一方法是抗原特异性治疗。根据观察,抗原与TCR的再结合将导致T细胞的凋亡。Racke等利用静脉注射MBP的方法治疗鼠的EAE,体外实验证实T细胞是由于凋亡而被清除[11]。Liblau等认为给药途径、抗原的剂量和性质是决定其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12]。但在某种条件下,它可能加重自身免疫病,因此对其还应进行进一步研究。
4 结论和展望
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是终止CNS炎症的有效机制。炎症损伤部位中凋亡所致的T细胞死亡主要发生在“免疫豁免"部位,这与一般自身免疫损伤清除的机制有所不同。它可以解释CNS自身免疫病的一些难于理解的特点:首先,凋亡过程可使神经系统损伤处T细胞不能增殖;其次,T细胞凋亡可能首先清除引起临床疾病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总之,T细胞的凋亡是一个复杂的、有多种协同参与的、主动自然发生的过程,它保护着CNS免于炎症的损伤。因此,进一步揭示CNS中T细胞凋亡的机制及规律将对CNS炎症性疾患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