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15周龄时给首剂,隔2及4月给予第2、3剂,免疫前、后抗-HBs≥10mIU/ml者分别为17.9%和94.9%,GMT分别为12和1175mIU/ml;白喉抗体达保护水平(>0.11 iU/ml)者为5.1%和97.4%,GMT为0.054和3.689 iU/ml;破伤风抗体>0.11 IU/ml者为25.6%和97.4%,GMT为0.085和8.262 iU/ml;百日咳抗体GMT为8和61 eU/ml,研究表明DTPw加HB四联疫苗间隔2月接种3剂程序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均令人满意,且无相互干扰现象。Pooverawan[6]在同类的研究中,对接受四联疫苗的儿童在18月龄予加强1针,1个月后免疫保护率达97.8%,1年后达93.9%。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Giammanco[7]主持一项多中心协作研究,用不同的两种接种程序(2,4,6月龄;3,5,11月龄各接种1针)研究DTP-HB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应答性,显示两种免疫程序都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应答率高,皆可推广使用。Salmaso[8]对1237例婴儿进行研究,2、4月龄予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加DTP-HB接种,12月龄予DTP-HB疫苗,第3针后1月查抗-HBs仅有13例低于10mIU/ml,明显低于单纯HB疫苗接种组,提出联合疫苗可提高抗体的保护率。此外也有报道重组HB疫苗和DTP-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的联合,与麻疹疫苗、黄热病的联合接种的效果和HB疫苗相似,彼此没有相互干扰。Van damme曾对HA和HB联合疫苗(SB)的免疫原性进行评价,在49名成人志愿者按0、1、6的程序接种后6个月时HB血清阳转率达90%,7个月时为100%,且全部对象具有保护水平的HA抗体,可望用于HA和HB高危者。


  无(低)免疫应答的因素及对策


  目前使用的商售HB疫苗的一些明显的缺点是抗体应答较迟,一部分接种者不产生应答或应答较低。一般情况下,有10%的成人不产生应答,另有5%~10%的接种者抗HBs水平低于100mIU/ml,HB疫苗低应答与许多因素相关,如年龄较大、吸烟、营养不良、肥胖、肾功能衰竭或免疫抑制者,特别是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和T细胞受体等因素的影响,Holter[9]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对HBsAg应答主要在DRB1等位基因,如何提高疫苗的应答水平是当今HB疫苗研究的热点。


  剂量 Goldfarb[10]对190名健康的婴儿分别用5μg、10μg的Engerix-B疫苗接种,其保护率一致,但10μg组抗-HBs滴度明显高于5μg组。Glemens[11]对110名在3剂标准程序后低应答和无应答者进行研究,其中低应答者71名,无应答者39名,每隔2月接受20μg engerix-B疫苗1例直至抗-HBs≥100mIU/ml止,结果显示1剂后低应答者93%抗体达100mIU/ml,无应答者为87%,2剂后低应答者100%达100mIU/ml,无应答者为92%,3剂后100%的抗体水平在100mIU/ml以上,作者认为无应答和低应答者实际上是迟缓应答而已,通过增加剂量可能会促使抗体的产生,但尚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佐剂 Traquina[12]对20例狒狒(雄性8例)进行研究,提示MF59佐剂可增强灵长目动物对重组HB疫苗的免疫应答;Tarr[13]利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与重组HB疫苗合用,较单剂量的重组HB疫苗明显增强抗体应答且安全耐受性高;最近WHO公布了一种叫SBAS4[14]的新的佐剂系统,主要是铝盐和单磷酸化类脂A的复合物,在27名志愿者的试验表明较现市售的Engerix-B疫苗有更强的刺激体液免疫作用并能促进HBsAg特异的淋巴组织增生的作用。


  HBVS区变异和逃逸变异株 在无(低)应答者中的一个特殊的问题是出现HBV变异株,该变异株不能被疫苗诱导的抗-HBs所中和。Carman等[15]发现乙肝疫苗 接种后出现HBV逃逸变异株以来,HBV变异在导致乙肝疫苗接种后失败中的作用成为肝病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多位学者先后报道了HBV s基因区的145、144、129、126等位点的变异,并认为这些变异与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力有关,He等[16]报道27例HB疫苗免疫失败的婴儿中14例(51.85%)有碱基变异,其中13份标本有氨基酸改变,1份在决定簇的第二环,为第145位精氨酸取代甘氨酸,其余12份氨基酸位点在第一环或其5’端,分别为129(2),126(8),110(4),由于现在使用的疫苗中未包含病毒变异株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病毒性肝炎病家防病状况与家庭二代发病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妇女胎
    肾移植供者肝炎等病毒和螺旋体的调查
    广西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的
    肝炎灵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两种新发现的肝炎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海南省汉族和黎族中乙型肝炎病毒前核心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