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的峰值强度恰恰反映血管密度, 有研究表明在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病人, PI比值(前壁心肌PI值/后壁心肌PI值)与前壁收缩功能密切相关。 AMI后微血管的开放是心肌存活的指征; 再灌注后心肌血流灌注缺乏或减少, 则表明心肌活性降低或无心肌存活[13]。
5. 估测侧支循环血流状态: 对于病变或完全阻塞的血管, MCE可通过相应血管支配区域的灰阶强度及心肌不显影或延时显影以及声学造影剂心肌排空(wash out)速率来判断血管阻塞的程度和侧支循环的大小及范围。 研究表明MCE能证明与心肌损伤有关的侧支循环的存在与否, 用微泡能反映侧支循环血流量[14]。
6. 评价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MCE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及陈旧心肌梗塞病人的溶栓、 PTCA、 冠脉搭桥及支架等治疗效果的评价。
MCE的应用新进展
1. 评价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 研究报道在吸烟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前的高脂血症患者已有冠脉内皮细胞功能异常。 而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前能发现其内皮细胞功能异常, 则可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冠心病的发生。 晚近 有研究表明测定微泡的血管粘附性可判定冠脉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损伤程度; 尽管血管的微泡粘附性较大的区域经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无特殊变化, 但在电子显微镜下确定有超微结构的改变, 从而支持MCE研究冠脉内皮细胞功能的观点是正确的[15]。
2. 特殊靶显像: MCE所采用的微泡可用于血管的特殊病理条件如血栓的影像检查。 将微泡壳膜植入血栓抗体成份, 造影剂进入血循环, 其微泡可附着在血栓上, 并在血管床内出现靶区强回声, 则有助于局部深静脉和小动脉血栓的检出。 此原理还用于内皮细胞表面蛋白的异常表达如恶性肿瘤、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损伤以及与感染有关的血管病变的评价[16]。
3. 局部药物和基因的传递: 由于MCE造影剂的微泡能被入射超声所破坏, 故微泡可用来作为局部药物和基因传递的载体。 微泡的破坏仅发生在能被超声所直接诱导发挥系统药物(如化疗制剂)作用的特殊部位; 而被破坏的微泡仍能在血栓部位保持少量溶栓蛋白基因, 促使血栓溶解而无系统出血现象[2]。
MCE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诊断冠心病的影像技术, 具有实时、 微创、 价廉、 床边应用及可重复性的优点。 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微泡造影剂产生的声影, 影响后壁心肌灌注的评价以及目前尚没有一种满意的、 标准化的无毒副反应的经静脉心肌显影的造影剂等,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经静脉心肌造影剂的研究不断深入和超声显像仪器功能的日臻完善, MCE的应用领域必将更加拓宽, 并趋向于普及。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