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血细胞可被骨髓巨噬细胞清除,病毒感染的基质细胞合成细胞因子的能力发生改变。造血的负向调节可能是造血微环境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在清除被感染的细胞过程中减少干细胞/前体细胞的损害[16]。
6 EB病毒
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疱疹病毒,与许多疾病的发病有关,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s淋巴瘤、霍奇金病、CD56(+)的淋巴瘤等。部分患者感染EB病毒后可有溶血性贫血、轻度的血小板减少和(或)粒细胞减少,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者罕见。80%的严重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出现病毒相关性噬血综合征,表现为全身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吞噬血细胞作用,出现发热、肝脾肿大和血细胞减少[17]。在西方国家EB病毒是病毒相关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在东方国家则相对较少,主要见于婴幼儿和儿童。对反应性噬血综合征患者进行EB病毒编码RNA的原位杂交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因为EB病毒编码RNA(+)细胞的存在应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的可能[18]。
总之,许多病毒的感染均可影响骨髓造血,但目前对其发病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还必须作进一步的研究。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