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肺栓塞治疗进展

腹膜后间隙和颅内。如老年人凝血异常、尿毒症、酒精性肝炎、舒张压>14.7kPa(110mmHg)或严重肺动脉高压等情况者因易发生出血,应用肝素时须特别慎重。


  应用肝素前和用药中必须测定血小板、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肝素水平,以调节肝素用量。应用肝素时,将凝血时间或APTT控制在正常对照值的1.5~2倍。如果并发出血、血小板计数<50×109/L、APTT延长至对照的2.5倍以上时应停药,严重者可用等量鱼精蛋白对抗。待出血停止后再用小剂量肝素治疗,但应使APTT维持在控制范围下限以内。


  肝素的用药方法有①连续静脉滴注法:首剂负荷量为10000~20000IU静脉内冲入,以抑制血小板粘附于栓子上。2~4h后,以每小时1000IU静脉滴注维持,由输液泵控制滴速,每日总量为25000IU。②间歇静脉注射法:以肝素5000IU每4h或7500IU每6h静脉注射1次,每日总量为30000IU。③间歇皮下注射法:以肝素5000IU每4h,或10000IU每8h,或20000IU每12h皮下注射1次。切勿注入肌肉,以免发生血肿。肝素抗凝疗法一般连续使用9~10d,当栓塞危险因子消失,临床症状好转后,则可合用口服抗凝剂。当口服抗凝剂起效时即可停用肝素。


  2.2 维生素K拮抗剂 常用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一般用双香豆素或新双香豆素。首剂均为200mg,次日100mg口服,以后每日25~75mg维持。新抗凝片作用快,口服36~48h达高峰,首剂为2~4mg,维持剂量为1~2mg/d。或用华法令,首剂为15~20mg,次日5~10mg,以后每日2.5~5mg维持。维持量宜调至使凝血酶原活动度控制在20%~30%,或凝血酶原时间控制在对照值的1.5~2.5倍为度。该类制剂可防止复发性血栓栓塞,一般在肺血栓栓塞经肝素治疗1周后开始口服。由于口服抗凝剂发挥治疗作用需3~5d,故需与肝素合用数日后才能停用肝素。口服抗凝剂疗程一般为3~6个月,以后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继续服用。停用抗凝剂须逐渐减量,以免引起反跳。如果栓塞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则需长期甚至终生抗凝治疗。


  3 外科治疗


  鉴于内科治疗的进展及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高,目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已大为减少。仅在肺动脉主干或左右肺动脉骑跨型栓塞,短期内未及溶栓起效即会危及生命者,或溶栓治疗失败或有溶栓禁忌证时方考虑行肺动脉血栓摘除术。为预防下肢或盆腔静脉栓子再次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可考虑行下腔静脉折叠术、结扎术或安装下腔静脉滤器。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致肺动脉栓塞一例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孕产期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肝癌切除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肾出血
    羊水栓塞38例临床分析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肝素剂量 浓度与APTT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肝素剂量 浓度与APTT
    经椎间动脉栓塞法建立急性脊髓缺血损伤
    抗生素颗粒骨置入加肌瓣填塞治疗胫骨骨
    骶骨脊索瘤靶血管栓塞手术治疗及并发症
    病灶清除结合碘伏纱布填塞治疗慢性骨髓
    抗生素颗粒骨置入加肌瓣填塞治疗胫骨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