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
术后一般治疗是护肝、利胆、防治胆管炎,常用药物有肝太乐、肌苷、VitK及白蛋白,1周后开始加用中药茵栀黄10ml+10% G.S 100ml静滴,共4周;地塞米松2~5mg静滴7~10天;胰高血糖素1mg肌注,连用3天,以后每周1mg,共4~6周;口服脱氧胆酸25mg,3次/天,持续1年;抗生素术后用1个月,每7~10天更换品种。
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胆管炎,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烦躁、腹胀、黄疸加深,胆汁排出减少,甚至停止,重者伴寒颤、发热。其发生率高,文献报道达40%~60%,据我们观察,轻重不等的胆管炎实际发生率达80%以上[6]。本组仅6例无此表现。胆管炎的病因可能与上行感染,肝内胆管发育不良、胆汁排出量不足、肝门空肠吻合术后细菌移位等因素有关。发生在1个月内的早期胆管炎,此时胆管上皮与空肠上皮未完全愈合,一旦发生感染极易闭塞,故危害极大,直接关系到患儿的预后。我们发现术后10~14天为胆管炎的好发时间,此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更换抗生素,加强利胆等。晚期胆管炎少见,本组4例,均于行Suruga术后1.5~3.0年,关闭空肠外瘘后,术后出现黄疸、发热,2例因反复感染死亡,1例痊愈,1例仍间有发作,用抗生素可控制。门脉高压亦是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本组2例伴食道静脉曲张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分别发生在术后3年和4年,经食道 吞钡证实为中下段中至重度静脉曲张,出血时,采用输血对症治疗可以止血。有文献报道,此类患儿可经食道镜注射硬化剂或行分流术治疗。另外肝内胆管囊状扩张是少见的术后并发症,本组1例术后4年因腹痛、黄疸作B超发现右叶有一囊肿,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后囊肿消失。总之随着长期生存病例增加,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亦会随之增加,需要我们长期密切随访,及时处理。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