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松果腺褪黑素与肾脏

失调所引起的结果非常相似。事实上,已有实验结果证实了两者间的联系。南非医生Viljoen等[9]检测了110例不同CRF患者明相(上午7∶00~8∶00)血浆MT水平,结果发现,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的所有CRF患者,其明相血浆MT水平明显增加,为正常人2倍以上,且与病人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作者推测血浆MT水平增加主要是由于肾脏的清除功能减退,肾移植成功后,则MT水平下降;进一步研究CRF患者暗相的MT分泌节律发现,所有血透患者和大部分肾移植后患者其午夜时峰值缺如,可能的原因是夜间氮乙酰转移酶(NAT)活性降低,后者是松果腺内MT合成限速酶。但Vaziri等[10,11]的结果则与Viljoen等的报道相抵触。他们研究了11个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明相血浆MT在血透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CRF患者在透析前(上午6∶00)和透析后(9∶00)其血清MT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为了深入研究CRF时MT的代谢异常,他们观察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肾衰大鼠MT分泌节律的影响。结果发现,肾衰大鼠明相血清MT水平和暗相血清MT峰值水平及松果腺MT含量均明显降低,给予EPO治疗后,在贫血纠正的同时,可部分纠正上述指标。CFR时MT水平和节律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此时MT补充的潜在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四、褪黑素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迄今为止,有关MT保护肾损害的报道甚少,Daniels等[15]研究MT是否能阻止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脂质过氧化损害时发现,给予大鼠腹腔内注射四氯化碳(5mg/kg)前30分钟和注射后60分钟,分别腹腔内给予MT(10mg),结果同未注射组相比,肾组织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明显降低,表明MT可能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事实上,MT的抗氧化作用、并作为一种新的自由基清除剂已经得到肯定[16~20]。


  特殊的微病毒持续感染可诱发动物高丙球蛋白血症,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肝、肺和血管壁,导致多脏器损害,称之为Aleutian disease(AD)。各种类型的水貂均易染此病,且患AD病的水貂死亡率甚高。给某些野生型和半野生型水貂预防性应用MT后,可使水貂的感染率降低;即使部分动物感染了AD,其肝、肾、肺损害程度亦明显减轻,感染后的死亡率下降[8]。这一保护作用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MT的清除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关。


  五、松果腺褪黑素影响肾脏机能机制的研究


  1.肾组织内褪黑素受体:过去的数十年内,有关MT的研究多局限于功能水平;直到Vakkuri等成功地合成了2-碘褪黑素,继之合成碘标褪黑素(2-125I Iodomelatonin)后,使得人们转而研究MT的作用部位[21~23] 。碘标褪黑素与最初使用的氚标褪黑素(3H-melatonin)相比,具有比放射活性高、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优点,两者的比放射活性分别为2200和2220MBq/mmol,最低可检出MT结合位点数量分别为0.1fmol/mg蛋白和0.1pmol/mg蛋白。因此使用碘标MT后,相继在鸟类、哺乳类动物和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如脑、垂体和视网膜等部位发现了MT结合位点。随后又在外周组织如免疫系统、生殖系统、肠道、血管等部位证实了它的存在[24]。


  前已述及,MT与肾脏的病理和生理过程密切相关。MT的中枢和外周结合位点的存在,使人们考虑到肾组织内可能存在MT结合位点。事实上,近年来,Song等[12,23,24]先后在鸡、鸭、豚鼠等肾组织内发现了MT结合位点,且位点与配体的结合具有饱和性、时间依赖性、特异性和可逆性等特点。按最大位点结合数量的多少顺序排列为鸭、鸡和豚鼠。以鸭肾结合位点的研究为例,体外结合试验表明,碘标MT与鸭肾结合位点的结合可稳定2~3小时。结合后2小时,加入非标记MT可以使碘标MT与位点分离,分离速度与结合速度相同。饱和性研究证实,配体与位点结合的Kd值为44.6±4.4pmol/L,Bmax值为6.43±0.60fmol/mg蛋白。药理学试验表明,MT、2-碘褪黑素、6-氯褪黑素、6-羟基-5-羟色胺及氮乙酰-5-羟色胺均可抑制碘标MT与其位点的结合。这些特点符合受体的基本特性。有趣的是鸭和鸡肾MT结合位点的数量明相时显著高于暗相。这与一些文献报道的中枢MT结 合位点的昼夜变化相一致,但与MT分泌的昼夜节律正好相反。这种受体数量的变化是由MT分泌波动引起抑或受组织细胞本身改变影响尚待进一步探讨。另外,与鸟类截然不同的是哺乳类动物豚鼠肾组织MT结合位点的数量无昼夜时相的变化。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源于不同的种族和(或)不同的受体类型,亦需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松果腺褪黑素与肾脏
    人松果体结缔组织纤维的构筑  消蚀法扫
    猴松果体分泌物释放入脑脊液主要途径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