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症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损害中的作用 |
|
#e# 人们常常把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所出现的腰腿痛等神经损害归为突出椎间盘 的机械压迫。但临床工作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①轻度的椎间盘出可造成明显的腰 腿痛,而重度的突出有时却仅有轻度的临床表现。②有时手术解除压迫因素后,临 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反而加重。③采用抗炎治疗可使许多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 缓解,但压迫继续存在。④部分没有任何症状的成年人影象学检查却发现有明显的 椎间盘突出[1]。近年来研究表明,在麻木、根性疼痛等神经行为的改变中,炎症 损伤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1 炎症的来源
1.1 自身免疫反应 许多学者认为,髓核组织在生理状态下与自身免疫系统相 隔绝,突出的髓核组织与免疫系统接触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人们已经从LDH患者和 动物模型的血浆中分离出抗髓核组织的抗体,LDH患者突出组织中存在抗原抗体复 合物[2],证明存在自身免疫反应。 1.2 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现研究发现,LDH患者突出的髓核组织中含有许多强 烈的致炎物,如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基质 金属蛋白酶、前列腺素E2(PGE2)、磷酯酶A2(PLA2)、白细胞介素1(IL—1)等。机械 压迫本身也可导致神经根的非特异性炎症,而且可以破坏血神经屏障[3]。 1.3 神经源性炎症 近年来研究发现,椎间盘的纤维环外层、后纵韧带、小关 节囊等部位富含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神经肽。现已发现,这些 肽类除了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外,还可引起炎症反应。SP和CGRP可导致血浆外渗和 组织充血水肿,还可刺激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多形核细胞等释放其他致炎因子, 如IL—1等。
2 炎症在LDH神经根损害中的作用机理
退变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中许多物质都有致炎、致痛和神经损害作用,这些物 质可直接或间接刺激和兴奋脊神经根、脊神经节、脊神经根鞘、纤维环、后纵韧带 、小关节囊等部位的C型或A&型神经纤维的伤害性感受器,引起腰痛或腿痛。而PL A2可通过直接的酶解作用导致神经元或雪旺氏细胞损伤。雪旺氏细胞上有许多炎症 介质的受体[4]。退变的椎间盘及其周围炎症组织中的炎症介质可作用于这些受体 ,影响雪旺氏细胞的存活[5],或使雪旺氏细胞分泌其他与神经损害有关的物质。 炎症还可能通过影响血神经屏障或局部微循环而间接影响脊神经根和脊神经节 。Olmarker等发现[6],自身髓核移植可使脊神经根局部血管的通透性显著增加。 因此,水肿、缺血可能是炎症导致神经损害的又一重要途径。炎症还可使SP、CGR P等在脊髓背角的释放增加[7],降低二级感觉神经元膜电位,易化对伤害性刺激的 敏感性。 炎症致脊神经根损伤的机理非常复杂。前已提及,退变的椎间盘组织及周围的 炎症组织中含有许多可直接或间接致病物质。氢离子、PGE2、缓激肽、乳酸等是直 接致痛物,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纤维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8]。而IL—1、IL—6、TN F等虽然没有直接的致痛作用,但 可促进炎症的发展和直接致痛物的合成释放。 如IL—1是炎症形成的中心环节,有促炎症形成作用[9];同时,IL—1还能促使胶 质细胞产生NO[10],后者是一种新的炎症介质和神经递质,不但具有极强扩张血管 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能增强伤害性感受器的 敏感性[11]。因NO易在细胞间扩散,可能在神经细胞间交叉兴奋性的产生中起了重 要作用。 许多物质有具有多重作用:PGE2在浓度为10-6M或更高时具有直接致痛作用, 而低于此浓度时则能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影响第二信使cAMP,从而增加伤害性感觉 器对缓激肽等其他致痛物的敏感性。White还发现,PGE2能以Ca2+依赖方式促进培 养的DRG神经元释放SP[12],这即可能是其致痛机理之一,又可能是其致炎机理之 一。PLA2在椎间盘具有致炎作用,也可直接破坏神经细胞磷脂。退变椎间盘组织中 的PLA2可造成机械性伤害感受器域值降低,从而在生理负重状态下产生腰腿痛。 神经源性炎症介质在LDH患者神经损害中也起了非常重要作用。这些败类可作
上一个医学论文: HBV基因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 存在问题及展望 下一个医学论文: 银屑病的治疗状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