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低射血分数病人中的应用 |
|
多。然而,严重左室功能低下本身也增加了OPCAB手术的难度。我院从2000年2月至2001年4月对25例射血分数小于30%的病人实施OPCAB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病例资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00年2月至2001年4月进行的选择性OPCAB手术25例,全部经左心室造影测定射血分数在6-30%之间,平均25.6±5.6%。男21例,女4例,年龄在42-75岁之间,平均64.2±8.6岁。合并心梗史19例,急性心肌梗塞后1个月内6例,不稳定心绞痛12例,介入治疗史3例。心功能II级9例,III级12例,IV级4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两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22例,左主干7例,合并轻中度二尖瓣返流5例,合并小室壁瘤2例,无其他机械并发症。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4例。
手术方法:常规正中胸骨切口,暴露心脏,根据病情给予小剂量肝素化1mg/Kg或常规剂量肝素3mg/Kg,同时常规进行体外循环"湿备",即体外循环机就位,装机并预充完毕,体外循环管道上台,有时根据情况完成主动脉荷包缝合甚至主动脉插管。使用美国Guidant公司的CTS胸骨牵开器和CTS局部心肌固定器固定靶血管部位周围的心肌,切开冠状动脉,使用中空的冠状动脉内分流管阻止冠脉内血流,创造无血手术野。采用大隐静脉、乳内动脉或桡动脉作为血管移植物。使用7-0或8-0 prolene 无创伤线进行血管吻合,远端吻合完成后根据情况可以随时进行近端吻合。最后中和肝素并止血。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亚低温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下一个医学论文: HBV基因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 存在问题及展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