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疫苗,对皮肤利什曼前几天的保护力达67%-86%。一种简单的该疫苗版本——仅用一种利什曼原虫,正在进行Ⅰ期试验,尚未见有严重副作用发生。一种死利什曼原虫和BCG复合疫苗皮下注射,可对局限性皮肤利什曼病生有效的免疫治疗作用。这种治疗效果产生的机制,可能是已经存在的恶性化的Th2型反应转化为保护性的Th1型反应。目前正在检验BCG+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疫苗的预防效果。在伊朗,用活杜氏利什曼原虫进行免疫(利什曼化),导致许多不愈性的病损。伊朗卫生部正在开发死疫苗,已对几种单剂量的BCG结合疫苗进行了Ⅰ-Ⅱ期试验,以保护性免疫反应为指标。这种疫苗目前正在以单次注射用于抗皮肤(伊朗和巴基斯坦)和内脏(苏丹)利什曼病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年内可望出结果。
最新的利什曼病疫苗分类如下:1)粗提取物,2)经遗传手段转化的无毒活虫,3)重组及合成的抗原,4)重组的由细菌或病毒表达的利什曼原虫抗原,5)DNA疫苗。
有几例对粗提取物的临床试验,但因遵照传统的规则,所以结果难以解释。其中有一研究显示对皮肤型利什曼病有免疫力,使用半纯经的利什曼原虫提取物2(bbF2,94-97kDa)免疫80人,在其后一年的随访中,对照组有6人 (15%)罹患典型的皮损,而免疫组则无一发生。这种免疫原的分子特性正在研究之中。
对主要利什曼原虫进行免疫干预可产生减毒的二氢叶酸还原酶/胸苷酸合成酶缺乏(dhfr-ts-)的虫株。用dhfr-ts-虫株接种小鼠,可产生对致病的主要利什曼原虫攻击感染的抵抗力,且不会长期存在于人体。因而带营养缺陷型基因突变的利什曼原虫作免疫原是安全有效的。
对分子水平的疫苗抗原如表面糖蛋白gp63、LACK抗原和虫体表面抗原(PSA-2)的认识已有长足的进展,对gp63的研究最尤为充分。当该抗原与佐剂合用时,可对实验动物产生显著的保护力。已有人试用感染性载体如卡介苗、沙门氏菌和疫苗病毒。重组的表面gp63的卡介苗已经建成,其在小鼠对主要利什曼原虫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产生保护性免疫力。gp63的基因已在鼠伤寒沙门氏菌中稳定性及针对主要利什曼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的Th1型保护力得以提高。首例以质粒DNA形式出现的利什曼病疫苗是gp63。在小鼠对主要利什曼原虫感染产生Th1型保护力。 gurumathan等发现LACK抗原的基因也可在小鼠诱导对主要利什曼原虫的保护性免疫。该抗原和细胞内蛋白激酶C受体有同源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