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人体寄生虫病疫苗的研制概况

#e#

   摘 要 本文介绍疟疾、利什曼病和血吸虫病的疫苗的研制概况。疟疾和利什曼病疫苗的研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而血吸虫病疫苗正准备进行1期试验——对其在志愿者中的安全性及免疫反应性进行评价。本文概述有关人体寄生虫病疫苗的当前状况,重点介绍成功与不足之处以及那些最具潜力的抗原成份,也对一些新的疫苗开发策略包括核酸疫苗和以细胞因子作佐剂等进行了探讨。


  寄生虫病疫苗如下类别:低毒野生型活疫苗、减毒疫苗、灭活疫苗或死疫苗、组份疫苗(包括提取物及代谢产物)、合成及重组抗原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和裸DNA疫苗。目前尚无被普遍采用的寄生虫病疫苗,Ada(1993)总结其原因如下:1)无足够虫源,2)寄生虫病病程多变,一种疫苗可能需要针对不止一个疾病阶段产生保护力,3)寄生虫具有多种免疫逃避手段,4)所涉及的抗原复杂,对其引起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也不清楚。


  1 疟疾疫苗


  对疟疾疫苗的开发着眼于以下3个方面:针对子孢子或肝内期疟原虫,针对血中无性生殖阶段的疟原虫,针对配子体、配子或蚊体内后期的疟原虫。


  一些红细胞前期疟原虫的疫苗已在人体进行小规模试验。开发这些疫苗的根据是用照射减毒的子孢子免疫小鼠导致对子孢子攻击感染的完全抗性。所用免疫方法是让大量受照射的感染疟原虫的蚊反复叮咬试验动物。用这种方法大规模免疫是不可能的,必须开发组份疫苗。多数研究集中在重组或合成环子孢子蛋白的表达部分。Nussenzweig及其同事用一些重组的恶性疟原虫蛋白和一些合成的与环子孢子蛋白的B细胞表位相对应的多肽,以破伤风类毒素为载体,在人体进行小范围试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Stoute等最近报道了一种效果大为改进的组份疫苗。该疫苗是将以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为基础的抗原性物质与佐剂结合,其中之一包括油水乳剂中环子了解子蛋白和乙肝表面抗原的嵌合体及免疫刺激剂单磷酰脂肪A和QS21。这种疫苗在大多数受试者中产生了抗疟原虫感染的完全抗性和高水平的抗体。


  资料表明,编码约氏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或一种17kDa的肝内期及红内期蛋白的质粒DNA可有效诱导针对受染肝细胞的CD8+T细胞反应。1997年,Taubes开始了疟疾DNA疫苗的首次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表达于一种叫做NR1020的由巨细胞病毒启动子驱动的质粒载体中的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如果这种单一的DNA疫苗能被较好的耐受、安全且具有免疫原性,则将进一步用同一种肝内期的多基因DNA疫苗进行临床试验。


  原则上,可有多种手段对红内期进行疫苗干预,然而多数研究着眼于那些与裂殖子入侵红细胞有关的蛋白,其中的两种裂殖子顶体抗原(AMA1)和裂殖子表面蛋白的2(MSP2)及另一种抗原Pf155/RESA目前正用于临床试验。还有一种叫做MSP-1的抗原,在抗入侵红细胞方面很有潜力。在入侵红细胞的过程中,MSP-1 c末端19kDa部分保留在裂殖子表面,其余部位则被切除并释放掉。在啮齿动物中使用这种抗原的重组体进行免疫很有效,这种疫苗的Ⅰ/Ⅱ期试验正在计划之中。


  Patarroyo疫苗Spf66是一种合成的肽多聚体,包括4种不同的表位:一种来自环子孢子蛋白的重复区,3种来自无性阶段抗原(一个来自MSP-1,另两个可能来自恶性疟原虫血液期)。在疟疾流行区对Spf66进行了数次现场试验,其安全性得到肯定,但报告的效果不一:在人群受感染蚊叮咬机会较少的哥伦比亚效果最好,达到30%以上;坦桑尼亚疟疾传播严重,在1-5岁儿童平均保护力达31%;在中度传播的冈比亚的6-11个月的婴儿中几乎无效,平均保护力为8%。泰国北部的疟疾传播也很严重,结果不理想。对2-15岁儿童未产生保护力。WHO计划继续在坦桑尼亚高危儿童中进行Spf66的试验,并根据结果决定未来研究的规范化。


  蚊血食中的抗体成分可与靶抗原作用,阻止受精及嗣后在蚊肠的发育,阻止传播的疫苗旨在预防蚊受感染。方法之一是用配子抗原和Pfs230和Pfs48/45诱导免疫反应。方法之二是诱导针对动合子表面抗原如Pfs25或Pfs28的免疫反应。在阻断传播疫苗中的最佳候选分子是一种酵母重组型的Pfs25,目前正用于Ⅰ期临床试验。


  2 利什曼病疫苗


  利什曼原虫感染痊后 强对再感染产生免疫力,表明疫苗控制利什曼病的可能性。以死虫为皮试抗原进行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已有数十年历史。据此,巴西、委内瑞拉和伊朗的专家们选用死的前鞭毛体作为候选疫苗。用一种包含4或5种什曼原虫混合物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正交法探讨独活寄生口服液提取工艺
    多元非线性人体循环呼吸系统模型及其应
    谈健身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及生活质量的影
    广东省两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对比分析
    感染人体的博尔纳病病毒ORF 基因前部片
    重视昏迷病人体格检查
    阿斯匹林在肠道寄生虫症中的作用
    高职护理专业 人体形态学 课程改革与实
    高职护理 人体形态学 教学的启示  
    盐酸氟桂利嗪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人体平衡功能定量测评
    人体平衡检测在颈椎病临床中的意义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