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著性。(3)胃癌高发区江苏扬中县人民医院王理伟等(1990)进行了Hp感染与慢性胃病关系的研究,对179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地理情况、部位以及年龄分布的特点,还是癌旁组织Hp检出情况来看,Hp感染与胃癌无直接关系,但与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溃疡病的关系密切。(4)香港大学王振宇等(1994~1997)在福建长乐市对胃癌研究显示,胃窦肠上皮化生比胃体肠上皮化生明显增多,显示在胃癌高发区,Hp引起的致癌病变比率很高,但Hp阴性的致癌病变亦不少,显示Hp感染在高发区可能不是唯一重要的致癌原因,其他如食物、生活习惯和烟酒等可能增加人们的胃窦肠上皮化生而引起胃癌。(5)张万岱等(1997)对全国胃癌高、中、低发地区近200个家庭的638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发现高发区长乐市的Hp感染率和血清抗Hp-IgG水平明显高于低发区(P<0.05和P<0.01),且Hp感染的年龄较早。(6)胡品津等(1997)对胃癌高发区的兰州和低发区的广州进行对比研究,也发现兰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Hp感染率较高,达40%,而广州地区则为18%~31%(P<0.01)。(7)北京朱玉群等(1997)对73例胃癌患者,用Hp培养及组织学染色、血清学测抗Hp-Ig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Hp由不同菌株组成,不同菌株有不同的特性。Hp的感染率虽高,只有少部分人会导致疾病,认为与不同菌型有关。也有人认为有些Hp菌株产生细胞空泡毒素(vacuolating cytotoxin),较易引起溃疡病及胃癌。最近,有的实验室研究证实,Hp感染可引起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出现癌基因表达异常。也有研究者发现,Hp感染以后,易发生C-Ha-ras基因第12位点的突变,并且ras基困产物P21蛋白呈放大表现,提示Hp感染与ras基因活化有关。另据报道,Hp感染可致胃粘膜C-met和P53基因表达异常。总之,Hp在胃内定植后,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进而形成对各种细胞的致突变物质,它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应该说,胃癌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可能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Hp菌感染也许起到重要作用。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莱姆病螺旋体中国分离株外膜蛋白C基因
    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精华择要
    中国儿童营养研究的进展
    中国中小学生皮褶厚度与体成分研究
    中国人着色性干皮病遗传互补组分析
    一个中国人群哮喘与5号染色体的连锁分
    13碳尿素呼吸试验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
    中国西北三省区 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
    中国北方儿童格林
    无症状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
    中国人群D20S16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中国人胃癌组织微卫星DNA的不稳定性研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